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此指壁垒,营垒),莫敢纵兵(纵兵,发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
旧题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待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许飞琼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为西王母的侍女。后用为咏仙女之典。唐.李康成《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资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谓因家富资财而被朝廷任为郎官。后以“资郎”称出钱捐官的人。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李豫亨》:“元荐穷百氏家言,不下五车,竟厄于一第,
《全唐诗》第十一函第四册廖凝《彭泽解印》诗:“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廖凝,南唐衡阳人,字熙绩,隐居南岳,被南唐主李景聘为彭泽县令,视事未几,即解印归去。其后
《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荀子.强国》:“今巨楚县吾前,大燕鰌吾后,劲魏钩吾右,西壤之不绝若绳。”不绝如线,极言局势之危急。《淮南子.要略训》:“齐桓公之时,天子卑弱,诸
殷比干因进谏纣王而遭剖腹之祸。《史记.殷本纪》:“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寄愁,寄托愁思;寄愁天上,将愁思寄托到天上,使之不萦己怀。埋忧,
源见“杞人忧天”。指对国家危亡的深深的忧虑。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时虏初退,师尚宿留淮 泗。朝议凛凛,惧其反斾。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五:“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
同“六月飞霜”。唐李白《古风》之三七:“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词语五月飞霜】 成语:五月飞霜汉语大词典:五月飞霜
同“黑貂裘敝”。南朝 梁刘孝绰《答何寄室诗》:“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