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英雄所见略同

英雄所见略同

见:见解。英雄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多用来表示双方意见、想法等相同。庞统(事迹见前“负重致远”条)初为吴将周瑜功曹,后投刘备,深得信用。一次二人饮酒,刘备问道:“当初你为周瑜功曹时,我曾到东吴,听说周瑜暗中献计,劝孙权留下我,不知有此事吗?”庞统说有这回事,刘备于是叹息说:“我那时处境危急,有求于东吴,所以不得不去,险些没有逃出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见解大致相同,当时诸葛亮劝我不要去,其意甚切,也是担忧此事啊。”

【出典】: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卷37第954页:“(刘备)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统对曰:‘有之。’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

【例句】:

宋·高斯得《莫恃势行》:“奇哉天下士,英雄见略同。” 清·曾朴《孽海花》11回:“你们听这番议论,不是与剑云的议论,倒不谋而合的。英雄所见略同,可见这里头是有这么一个道理。” 老舍《离婚》19:“虽然都不敢首先这样宣传,及至说出来了,正是英雄所见略同,于是在低声交换意见中,已象千真万确的果有其事,成了政界一段最惊人最有色彩的历史。”


主谓所见,所看到的。指见解;略,约略、大致。指杰出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语本《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褒义。常用于称赞观点相同的双方。→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各执一词 各持己见


【词语英雄所见略同】  成语:英雄所见略同汉语词典:英雄所见略同

猜你喜欢

  • 赵州茶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载:唐代高僧从諗代称赵州,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和尚,答“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疑而问之,

  • 听冰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问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征述记》载

  • 伯鸾寄食

    同“伯鸾舂”。唐张籍《赠殷山人》诗:“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 皋羽泪

    源见“西台痛哭”。指宋谢翱哭祭文天祥事,表达亡国之痛。清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登山皋羽泪,泛指幼安船。”

  • 巢幕

    源见“燕巢于幕”。喻处境极其危险。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乘轩宁见宠,巢幕更逢危。”【词语巢幕】   汉语大词典:巢幕

  • 万死不顾一生

    宁肯万死,不求一生。 意谓抱定必死决心。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汉.刘向《新序.杂事》:“所使皆趋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唐.李白

  • 引人入胜

    胜:胜地;美妙的佳境。指能引导人进入美妙的佳境。髡残(1612-约1692年),本姓刘,字石溪,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他幼年因父母双亡而成为孤儿,自己剪发出家当和尚,遍游名山大川,后到牛首祖堂山幽楼

  • 相思子

    即“红豆”。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云:“唐世镂骨为窍,朱墨杂涂,数以为采。亦有出意为巧者,取相思红子纳置窍中,使其色明现而易见。故温飞卿艳词曰:‘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未知?’,【词语相思子】   

  • 楚峡行云

    源见“巫山云雨”。谓男女合欢事。清董俞《青玉案.忆旧》词:“而今楚峡行云去,目断鸿笺春又暮。”

  • 就将

    同“日就月将”。元耶律楚材《读唐史有感》诗:“圣德跻朝夕,仁心本就将。”【词语就将】   汉语大词典: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