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见〔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其他 要想不让别人知道,除非自己不做不说。比喻只要作了坏事,终究是要暴露的。语本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三侠五义》71回:“俗言:‘~。’那日倪太公得了此子,早已有人知道。”△多用于描写提醒规劝。也作“若要不闻,除非莫言”、“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词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成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语词典: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猜你喜欢

  • 蛙吹

    同“两部鼓吹”。前蜀韦庄《夏夜》诗:“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清唐孙华《长夏闲居杂感》诗:“笔苦蝇萦思变掷,草供蛙吹不须删。”【词语蛙吹】   汉语大词典:蛙吹

  •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 对财物保管不慎,无异于引诱偷盗;过分的装饰打扮,无异于引诱淫行。 意谓祸由自招。语出《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

  • 双剑

    源见“丰城剑气”。指龙泉、太阿双剑。比喻夫妇。唐顾况《晋公魏国夫人挽歌》:“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 养鹰扬去

    源见“饥附饱扬”。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交往,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宋胡梦昱《嘉定壬午六月五日轮对第二札子》:“当其归附之初,国论哗然,或有养鹰扬去之疑,或有养虎遗患之惧。”兼语 比喻培养怀有野

  • 葵藿倾太阳

    同“倾阳”。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 拔辖投井

    源见“陈遵投辖”。谓执意留客饮宴。晋葛洪《抱朴子.酒诫》:“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连动 辖,车轴两端的键。殷勤留客喝酒。晋·葛洪《抱朴子·酒诫》:“~,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褒义。

  • 能言者未必能行

    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的人,未必能够实行。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薄少恩亡

  • 市上吹箫

    源见“吴市吹箫”。借指艰苦的流浪生活。《儿女英雄传》三九回:“便是市上吹箫、街头鼓板这些事,古人中如汧国公、芦中人等辈,也都作过。”

  • 乞巧穿针

    源见“乞巧”。指妇女佳节乐事。元乔吉《金钱记》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词语乞巧穿针】  成语:乞巧穿针

  • 乐贤

    《诗.小雅.南有嘉鱼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郑玄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后因以“乐贤”谓乐于求贤。《宋书.文帝纪》:“朕寐寤乐贤,为日已久,而则哲难阶,明扬莫效。”唐皇甫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