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曰:“玉马者,瑞器也,王者清明笃贤则至。”(据《初学记》卷九引)《文选》卷四十南朝梁.任彦升(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唐.李善注:“《论语比考谶》
源见“麋鹿群”。谓隐逸之志。唐李白《山人劝酒》诗:“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词语麋鹿志】 汉语大词典:麋鹿志
比喻无罪被冤。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年投军,为秉义郎。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高宗皇帝,反对南迁,被夺官归田。后投河北招抚司,被张所破格提拔
狼藉(jí):象狼窝里垫的草杂乱不堪。此典指淳于髠(kūn昆)参加宴会饮酒后桌上的餐具纵横散乱。后以此典指酒饭后桌上的杯、盘、碗、筷乱七八糟地扔放着。淳于髠,战国时齐国(今山东省北部和东部,国都临淄[
同“山鸡舞镜”。清吴伟业《灵岩寺放生鸡》诗之三:“敢笑山鸡惜羽毛,卑栖风雨自三号。”
放纵情欲,必将败坏法度。《左传.昭公十年》:“《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晋杜预注:“逸《书》。”
源见“鸣琴化治”。称美县令善理政事,从容而治。清方文《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余杭赋此赠之》之三:“鸣琴讼阁水潺潺,便摄邻封亦自闲。”
源见“缘木求鱼”。喻徒费力气做办不到的事。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流言:谣言。止:停止。智者:指明辨是非的贤士。 意谓智者明辨是非,不为流言所迷惑。语出《荀子.大略》:“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此家言邪学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
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工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同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wǔ,大屋)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