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腰章除道

腰章除道

腰章:腰上佩带着太守的官印。除道:修整道路,以迎长官。西汉人朱买臣早年寒微贫困,后被汉武帝任命为会稽太守。朱买臣原来曾在会稽太守府看门人那里搭伙吃饭。现在由平民百姓升任太守,他穿上原来的平民服装,怀里带着官印,来到会稽郡府。当时正置年终考核总结,郡府官吏们在聚餐饮酒,他们没有看到朱买臣进来。朱买臣走进室内,和那个看门人一起吃饭。快吃完饭时,朱买臣故意露出系官印的丝带。看门人拉过丝带一看,原来是会稽郡太守的官印。看门人惊慌地把此事转告给在座的郡吏们。郡吏们都喝醉了,大声喊道:“这是说大话,吹牛皮!”守门人说:“不信你们来看看!”其中一个平时瞧不起朱买臣的人走进去察看,转身跑着喊道:“确实是太守印啊!”满座的人都很惊恐,向郡守丞报告。大家一起来到大厅列队按顺序拜见新太守,朱买臣才缓缓走出房去接见下属官吏。过了一会儿,长安来的车马来迎接朱买臣,朱买臣乘上驿站的专用车辆离开。会稽郡官吏得知新太守即来赴任,就组织百姓修整道路,打扫卫生,准备接待。县吏们都来等候迎接,组成一百多辆车的车队。后以“腰章除道”为典,言某人一朝飞黄腾达,尊荣显贵。

【出典】:

汉书》卷64上《朱买臣传》2792、2793页:“上拜买臣会稽太守。……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zhuàng撰,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

【例句】:

唐·杜甫《壮游》:“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腰章。” 唐·独孤及《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酬皇甫侍御见贺之作》:“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唐·羊士谔《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 宋·史浩《满庭芳·代乡老众宾劝乡大夫》:“恩勤,东道主,挥金汉傅,怀绶朱公。” 宋·张榘《沁园春·为壑相寿》:“思昔买臣,怀绶会稽,年犹五旬。” 宋·赵善括《沁园春·千里风湍》:“印漫累累,绶何若若,休羡行歌朱买臣。”


猜你喜欢

  • 不敏

    77 ① 不敏捷。《梁书.张率传》:“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词语不敏】   汉语大词典:不敏

  • 累牍连篇

    形容文字多而长。《宋史.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明 王玉峰《焚香记.看榜》:“累牍连篇,功名岂偶然;半生偃蹇,今朝始透关。”见“连篇累牍”。《宋史·选举志》:“寸晷之下

  • 千条万绪

    犹千端万绪。《朱子语类》卷五一:“心之制,亦是就义之全体处说;事之宜,是就千条万绪各有所宜处说。”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说到‘民生主义’,因这里头千条万绪,成为一种科学,不是十分研究,不得清

  • 苇杖

    源见“蒲鞭”。以蒲苇为杖,聊以示辱。谓刑罚宽仁。三国 魏曹植《对酒歌》:“蒲鞭苇杖示有刑。”《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南阳苇杖未足比其仁,颍川时雨无以丰其泽。”吕延济注:“《韩诗外传》云‘

  • 幽阴律暄

    源见“邹衍吹律”。指气候转暖。唐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诗:“开凿随人化,幽阴为律暄。”

  • 弓剑之思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对已故帝王的追怀与哀思。清徐枋《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

  • 变本加厉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本意为比原来更加发展。后多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八回:“大约当日河工极险的时候,曾经有人提倡

  • 好大喜功

    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古代多指帝王轻动干戈,夸张武功。宋代罗泌《路史.前纪》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后人多用来形容作事大手大脚,以求夸大其成绩的浮夸作风。并列 喜好干大事,建功立业。《新唐书

  • 一牛鸣地

    同“一牛吼地”。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见“一牛吼地”。清·金农《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词语一牛鸣地】  成语:一牛鸣地

  • 和峤专车

    《晋书.和峤传》:“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有盛名于世。朝野许其能正风俗,理人伦……迁中书令,帝深器遇之。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乃使监令异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