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肉食者鄙

肉食者鄙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指吃肉的人,引申为高官厚禄者。意谓身居高位,领取丰厚俸禄的人,往往目光短浅,见识鄙陋。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者,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辈。”


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端推此辈。”


【典源】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gui)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今译】 春秋鲁庄公时,齐国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求见。曹的乡人说:“打仗的事让当官的去谋画好了,你又何必操心呢?”曹刿说:“当官的无能,没有深谋远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在位官事昏庸无能。

【典形】 肉食、肉食鄙、肉食何入、肉食者、食肉谋。

【示例】

〔肉食〕 唐·陈子昂《感遇》之 二十九:“肉食谋何失,藜藿湎纵横。”

〔肉食鄙〕 清·程先贞《和萧韩坡谒夷齐庙》:“薇蕨径终身,始知肉食鄙。”

〔肉食何人〕 宋·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肉食者〕 清·黄景仁《杂诗》:“何况肉食者,此意且未求。”

〔食肉谋〕 清·王摅《立秋》:“每冀亡羊补,徒成食肉谋。”


【词语肉食者鄙】  成语:肉食者鄙汉语词典:肉食者鄙

猜你喜欢

  • 古今丘貉

    源见“一丘之貉”。谓古今相似,没什么区别。清李慈铭《百字令.秋日读史》词:“古今丘貉,一编且对青史。”

  • 下井投石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参见:○落井下石见“落井下石”。《官场现形记》12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

  • 魂蝶

    源见“庄周梦蝶”。指梦幻,梦境。宋赵长卿《更漏子》词:“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词语魂蝶】   汉语大词典:魂蝶

  • 铁案如山

    源见“南山铁案”。谓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像山一样不可推翻。明孟称舜《郑节度残唐再创》一折:“一任你口谰舌翻,辘辘的似风车样转,道不的铁案如山。”《聊斋志异.胭脂》:“铁案如山,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 六国印

    源见“苏秦六印”。借指高官显位。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诗:“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 前尘之拜

    源见“望尘莫及”。表示仰慕。自谦之词。宋张孝祥《代揔得居士》:“瞻十乘之元戎,莫遂前尘之拜。”

  •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鲁:春秋国名。斯:此,这个。上“斯”字指这个人,下“斯”字指这种品德。焉:哪里。 如果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呢? 原赞美宓子贱具有君子之德。也赞美鲁国是个礼义之邦。 后也泛指贤人

  • 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好学。又作“书挂牛角”、“束书牛角”。出自隋末唐初李密之事迹。李密,参见“死亡无日”条。史载,李密曾至缑(gōu勾)山(在今河南假师东南)从著名学者包恺读书。他常在牛角上挂一帙汉书,边行边读。

  • 大夫材

    同“大夫松”。唐唐扶《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寄怀丞相业,因擢大夫材。”

  • 冬青花

    同“冬青树”。明贝琼《穆陵行》:“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