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美人笑躄

美人笑躄

躄(bì毕):跛子。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的姬妾笑人跛脚,最后被杀头谢罪。后以此典比喻轻宾客而重女色;或比喻嘲笑有残疾的人。平原君(?——前251年),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弟弟,因最早封地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所以称为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之久。后向魏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取得救援,击败秦军。平原君家有高楼,向下可以看到老百姓家。一户老百姓家有一个跛脚人,走路一瘸(qué缺)一拐,常到井边打水。平原君的小老婆在楼上,向下看见,大声发笑。第二天,跛子来到平原君家门前,请求道:“我听说您喜欢士人,士人不怕千里遥远而到您这里来,就是因为您重视士人而轻视小老婆。我不幸患有残疾,可您的小老婆在楼上看见了就讥笑我,我希望能够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平原君笑着回答说:“嗯。”跛子离开以后,平原君笑着说:“看这小子,竟想因为一笑之故,要杀死我的美人,这不是太过分吗!”结果没有杀小老婆。过了一年多,他家宾客和家臣们陆续离开的超过一半。平原君感到奇怪,说道:“我对待您们诸位,从来不曾失礼,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上前回答道:“因为您不杀死讥笑跛子的小老婆。大家认为您爱好女色,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离开了。”于是平原君就砍下讥笑跛子的小老婆脑袋,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趁此向他谢罪。此后门客又渐渐回来。此典又作“笑躄”、“笑杀楼上人”、“花间笑躄”、“美人笑客”、“斩美人头”、“楼头斩美人”。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265、2266页:“平原君家楼临(下看)民家。民家有躄者。槃(pán盘)散(跛子走路一瘸一拐)行汲(担水)。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pí lóng皮龙,驼背残疾)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例句】: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宋·刘筠《别墅》:“云际寻撞枝,花间笑躄楼。” 明·高启《过故将军第》:“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清·孔尚任《桃花扇》:“兴尽宜回春雪棹,客羞应斩美人头。” 清·吴绡《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典源】《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bi) 者,躄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pi)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今译】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 (赵胜)家的楼房毗邻民舍。一天,邻居中的跛者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姬妾从楼上看到了,大笑起来。第二天,跛者登门对平原君说:“我听说您喜好养士,士人不远千里而来,这是因为您能重宾客而轻姬妾的缘故。我不幸身有残疾,您的姬妾却讥笑我,我请求您将她杀掉。”平原君笑着答应了。跛者离去后,平原君笑道:“看这小子,就因为嘲笑他便想让我杀掉姬妾,不也太过分了吗?”后来并没履行杀姬的诺言。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其门客渐渐离去,走了大半,平原君感到很奇怪,问:“我一向对门客以礼相待,为何有这么多人离开呢?”门下的一个宾客笑道:“因为您言而无信,未杀死嘲笑跛者的姬妾,他们认为您重美色而轻士人,就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杀了那个姬妾,并亲自到跛者家谢罪。不久,他的宾客又纷纷返回来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轻宾客重女色,或反用之; 也戏指腿跛。

【典形】 花间笑躄、楼头斩美人、美人笑客、笑躄、笑杀楼上人、斩美人头、杀姬、楼上姝姬笑、因躄者杀佳人、楼上人。

【示例】

〔花间笑躄〕 宋·刘筠《别墅》:“云际寻撞枝,花间笑躄楼。”

〔楼头斩美人〕 清·吴绡 《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美人笑客〕 明·高启 《过故将军第》:“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笑躄〕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笑杀楼上人〕 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斩美人头〕 清 · 孔尚任 《桃花扇》:“兴尽宜回春雪棹,客羞应斩美人头。”


猜你喜欢

  • 秦冤

    源见“秦狱气”。指冤狱。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词语秦冤】   汉语大词典:秦冤

  • 虚引猿泣

    汉.刘安主编《淮南子.说山训》:“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嬉戏)。使养由基(春秋楚善射之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猿拥柱号矣。”楚王自射白猿,猿知王不忍射,故嬉戏不惧。王使养由基射猿,猿惧

  • 三神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 鸟使

    同“青鸟使”。宋林景熙《催梅》诗:“禁中鼓绝花奴老,海上宫深鸟使迟。”【词语鸟使】   汉语大词典:鸟使

  • 园客丝

    汉.刘向《列仙传.园客》:“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欲)以女妻之,客终不取(通娶)。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神蛾止其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

  • 楚囚南冠

    参见:楚奏【典源】《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zhi)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 (tuo,脱) 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冷(

  • 春婆梦

    同“春梦婆”。林葆忻《读沈敬裕公涛园集即步敬裕送先伯父文直公游泰山原韵》:“玉局 儋耳春婆梦,升沉不惊往可师。”

  • 银黄

    《汉书.杨朴传》:“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又《文选.刘孝标〈广绝交书〉》:“海内髦杰,早绾银黄。”李周翰注:“银黄,谓银印黄绶。”后以“银黄”泛指高官显爵。元

  • 唾壶敲碎

    同“唾壶击缺”。元洪希文《酹江月.酒边》词:“烈士壮心犹在,唾壶敲碎,此恨何时足!”【词语唾壶敲碎】   汉语大词典:唾壶敲碎

  • 郑市

    源见“臣心如水”。谓登门者多,门庭若市。唐黄滔《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龟镜词林,梯航陆海,是故门骈郑市,俗垫郭巾。”【词语郑市】   汉语大词典: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