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缇萦上书

缇萦上书

指缇萦(tí yíng题迎)向皇帝上书陈说意愿。后以此典比喻女儿有孝心,救护父母。缇萦,复姓淳于,名缇萦,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是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仓公)之女。汉文帝四年(前176年),有人写信给朝廷控告淳于意,根据罪应当用传车从齐(今山东省)地押到西边长安(汉都,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去。淳于意有五个女儿,跟着他哭泣。淳于意生气,骂道:“生子不生男孩,到紧急关头没有可以使用之人。”于是小女儿缇萦伤感父亲说的话,就随父亲淳于意往西边去。缇萦上书朝廷说:“我父亲做官吏,齐地人都称赞他廉洁、公正,现在法律要处以肉刑。我深深痛心那些被处死之人不能复生,而那些受刑残废之人不能再复原,他们虽想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通,终究得不到自新机会。我愿意没入官府充当奴婢,以赎父亲之罪,使得他有机会改过自新。”这封信呈报上去,汉文帝怜悯她的心意,就在这一年废除肉刑法。此典又作“缇萦痛父言”、“汉美淳于”、“缇萦疏”、“为父哭当朝”。

【出典】:

史记》卷105《扁鹊仓公列传》2795页:“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淳于意),以刑罪当传(zhuàn赚,传车,押送)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通“小”)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我,妇女谦称)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shú熟,用财物或苦役抵销刑法)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悲怜)其意(意愿),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例句】:

三国魏·曹植《精微篇》:“缇萦痛父言,荷担西上书。” 唐·柳宗元《饶娥碑》:“赵姬完父,操棹爰讴,肉刑不施,汉美淳于。” 明·陈子龙《赠方密之进士》:“孤臣莫上缇萦疏,圣主终明魏尚功。” 清·杨朝观《荀灌娘围城救父》:“只记得汉缇萦为父哭当朝,又谁知木兰娘也代父执弓刀。”


【典源】《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 (ti) 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人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汉·刘向《列女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汉文帝时齐诸侯国有个太仓长,名叫淳于意。有人上书告发他,因此犯刑罪应当送长安受审。淳于意有五个女儿,随着他哭泣,淳于意发怒,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了紧急关头没人出力!”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难过,跟随父亲到长安。向文帝上书说:“我父亲做官,人都认为他公正廉洁,现在犯法应当受刑。我深感死者不能复生,受了肉刑的人不能再恢复原状,虽然想改过自新,但已不可挽回了。我情愿自己做官婢,来赎免父亲的罪,让他改过自新。”文帝看了很受感动,从此取消了肉刑。

【释义】 后以此典指女子有孝心,救护父母。

【典形】 汉美淳于、缇萦疏、缇萦痛父言、为父哭当朝、淳于免诏狱。

【示例】

〔汉美淳于〕 唐·柳宗元《饶娥碑》:“赵姬完父,操棹爰讴。肉刑不施,汉美淳于。”

〔缇萦疏〕 明·陈子龙《赠方密之进士》:“孤臣莫上缇萦疏,圣主终明魏尚功。”

〔缇萦痛父言〕 三国·曹植《精微篇》:“缇萦痛父言,荷担西上书。”

〔为父哭当朝〕 清·杨朝观《荀灌娘围城救父》:“只记得汉缇萦为父哭当朝,又谁知木兰娘也代父执弓刀。”


猜你喜欢

  • 羿射

    《左传.襄公四年》:“魏绛曰:……《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淮南子.本经训》:“

  • 丞相赎子罪不果

    参见:阳石污,公孙诛

  • 炼石补天

    源见“女娲补天”。喻济时匡世。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天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佥曰:离恨天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炼石补天之妙。”连

  • 狐狸尾巴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休弃)之。”“狐狸尾巴”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骗人的罪证。陈绍基《金十字架

  • 天花坠

    同“天花乱坠”。唐何仙姑《踏雪行》词:“晓古通今,明经解义,纷纷说得天花坠。”此为本义。宋米芾《渔家傲.金山》词:“宝阁化成弥勒世,龙宫对,时时更有天花坠。”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不该他说话,却先说了,叫做急躁。 表示说话要把握好时机。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

  • 云间履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高人。明何景明《寄马君卿固安》诗:“交期只望云间履,生计犹惭海上纶。”

  • 仲宣独步

    《隋书.经籍志》:“唐歌虞咏,商颂、周雅,叙事缘情,纷纶相袭,自斯已降,其道弥繁。……平子艳发于东都,王粲独步于漳、滏。”王粲字仲宣,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赋表现出超凡拔俗的才情,故史家称其“独步

  • 竞病

    《南史.曹景宗传》载:南朝梁.曹景宗大破魏将杨大眼于淮水,振旅凯旋。武帝在华光殿为他设宴庆功。宴饮间,群臣联句,令沈约赋诗。至景宗,韵已用尽,惟余“竞”、“病”二字。景宗操笔立成一诗:“去时儿女悲,归

  • 秉烛

    同“秉烛夜游”。唐孟浩然《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词语秉烛】   汉语大词典:秉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