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郢匠挥斤”。称人技艺精湛或作品文笔高妙。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主谓 比喻人施展各种技艺娴熟精湛。语本《庄子·徐无鬼》
悄悄:忧虑的样子。 形容忧思满腹。语出《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宋.辛弃疾《踏莎行.和赵兴国》:“吾道悠悠,忧心悄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四折:“岂不闻晏平仲为齐相,乘车人忧心
《南史.徐勉传》:“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南朝梁.徐勉为吏部尚书,重视操守,政绩清廉。一天,他与客夜坐,有人通过私人关系找他
源见“陶潜柳”。指陶潜。亦借指隐士。黄濬《十二月二十五日作》诗:“吾非戴九灵,亦非陶五柳。编诗署徂年,以此答我后。”
同“盍簪”。戠,聚会。章炳麟《钱唐吊龚魏二生赋》:“歧童角以说经兮,古今不可乎盍戠。”【词语盍戠】 汉语大词典:盍戠
唐柳宗元《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后因以“善和”借指藏书。宋刘克庄《转调二郎神》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余小子遭时多故,
源见“拂衣”。指退隐。元贡奎《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诗:“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亦指因不悦而愤然离去。清顾炎武《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词语拂袖】 汉语大词典
源见“望夫石”。形容矢志不二,精诚至极。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南史.沈约传》:“沈约左目重瞳,腰有紫痣。”重瞳,是说一目有双瞳孔。后因用为异人天相之
同“鸿爪雪泥”。明王世贞《题包参军东游稿后》:“幽忧抱疾,块守蜗庐。雪泥指爪,托之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