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孟母择邻”。指慈母为子女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善于教子。宋苏轼《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赋一篇示志举》诗:“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晋.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尪,音wāng,同汪音
同“哙伍”。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七:“今新列词垣者,几视部郎为哙等。”【词语哙等】 汉语大词典:哙等
《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即不失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屈从别人。后世“失足”则多指行为不慎,以至失败或堕落。如谚语“一失足成千古恨”。【词语失足】 汉语大词典:失足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霍去病功高,汉武帝要为他修建府第,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武帝对他更爱重。后以“将军辞第”称美武将为国忘私。唐李峤《宅》诗:“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乎!”越燕,即紫燕,小而多声。后因以“越燕喜日”为比喻思乡怀国之典。唐李白《拟古诗》之十二:“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淮南子.道应训》:“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侠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暝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
《孟子.公孙丑上》:“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袒裼(tǎnxī):露臂,指脱去上衣,露出内衣。裸裎(luǒchéng):裸露身体。“袒裼裸裎”,意谓赤身露体。形容极其粗野无礼。宋.陈亮《送叔
《庄子.大宗师》:“傅说(说,音yuè,傅说,相传原是商朝傅岩地方从事版筑的奴隶,后被商高宗武丁发现,任为相,国得以治)得之以相武丁(商代国君,后被称为高宗,他是商王盘庚弟小乙之子,重用傅说、甘盘为大
《晋书.宋纤传》:“酒泉太守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仪,鸣铙鼓,造焉。纤高楼重阁,距而不见……(岌)铭诗于石壁曰:‘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