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杖化龙

竹杖化龙

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费长房,汝南人,曾入山随一仙人学仙道之术,没有最终成就,师父便打发他回去。长房辞归,翁与一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在古豫州新蔡县西北)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馀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长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发塚剖棺,杖犹存焉。”

东汉时,费长房喜好仙道之术。有一天他在市肆中见到一位卖药的“壶公”,就跟随他到山中去学道。壶公用“空室独处”,“悬石啮索”等办法威胁考验他,他全然不怕;后来让他“食粪”,他动摇了。壶公打发他回去时,赠给他一只竹杖,他便乘这只竹杖回到家中,把杖投入陂水中,登时化成了龙。

晋葛洪《神仙传.费长房》亦载其事。

后诗词中用“竹杖化龙”的典故,常比喻人或事态的迅速突变。

唐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诗:“重为告曰:杖兮杖兮,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使我不得尔之扶持,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公元七六三年冬,杜甫在梓州准备离蜀东行,章彝赠桃竹杖两只。诗人在这里用“竹杖化龙”的典故,别有深意,他以“慎勿变化”警戒章彝勿萌拥兵叛变之心。


【词语竹杖化龙】  成语:竹杖化龙汉语词典:竹杖化龙

猜你喜欢

  • 矛头淅

    同“矛炊剑淅”。元袁桷《至治癸亥八月望日过枪竿岭马上联句》:“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词语矛头淅】   汉语大词典:矛头淅

  • 天上石麟

    源见“麒麟儿”。谓颖异出众之子。清宋琬《慰董榕庵丧子》诗:“天上石麟重抱送,金环留得不须寻。”偏正 《南史·徐陵传》:“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也。’”后用以称誉他人的孩子。

  • 要离烧妻

    《吕氏春秋》卷十一《忠廉》:“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

  • 马周困新丰

    宋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马周传》:“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唐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倍受冷落。后世常用此典故喻怀才不遇、英雄失路

  • 齐大非耦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齐釐公)欲以文姜(齐釐公女,后嫁鲁桓公)妻郑大子忽(郑庄公之子,一作大子忽,《史记.郑世家》作太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同偶,即匹、配的意思),齐大

  • 凌烟勋业

    同“凌烟画像”。宋曹勋《念奴娇.送李士举》词:“公家世德,建凌烟勋业,中兴长策。”

  • 伪凤

    《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

  • 夭桃秾李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又《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裱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襛,后世诗文中常作“秾”,繁盛之意。《桃夭》诗中以盛开的桃花,

  • 援笔洪都

    《新唐书.王勃传》载: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一次经洪都(今江西 南昌市)去探望父亲。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别人都表示不敢当,王勃不知内情,慨然不辞。都

  • 饭颗吟诗面

    源见“饭颗山”。形容身体消瘦。宋陆游《春来食不断戏作》诗:“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