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叶公好龙”。窗间看到真龙。比喻面临真实情景。宋王安石《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诗:“蕉中得鹿初疑梦,牖下窥龙稍眩真。”
一登高山,诗情就充满了高山,一看大海,诗意就洋溢于大海。 形容诗人触物兴怀,感情充沛。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指田光用剑自杀,表示不泄露国家机密。后以此典比喻义士信守诺言,不负重托。田光(?——前227年),战国时燕(Yān烟)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侠士,为人智深而勇毅。因鞠武推荐,得与燕太子姬丹交往,燕太
已:完了。 人一死,永远完了。 表示对人死的感叹。语出唐.杜甫《石壕吏》:“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清.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思篇二〇》:“死者长已矣,生者待死而未遽死。
同“请缨系粤”。唐魏徵《述怀》诗:“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载:春秋时,楚伍子胥逃吴至溧阳,乞食于女子,女子与之食而叹曰:“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亏礼义,妾不忍也。”遂投濑水而亡。后因称此女
源见“梦幻泡影”。喻指事物虚幻无常。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词语幻泡】 汉语大词典:幻泡
同“箪食壶浆”。宋苏轼《新渠诗》叙:“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见“箪食壶浆”。宋·苏
同“吹毛求疵”。清陈确《大学辨二.答沈朗思书》:“《大学》首篇二百余言,岂无一言之合往训者,而弟必字字而驳之,不几于吹索乎!”【词语吹索】 汉语大词典:吹索
“曰若稽古”是《书.尧典》的首句。稽古:考古。汉代经学家解说这四个字,用了三万字,是汉代经学烦琐的著名例子。《汉书.艺文志.六艺略》颜师古注引桓谭《新论》云:“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