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神鼎
同“禹鼎”。清 杨潮观《快活山樵歌九转》:“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也不见禹王的神鼎。”
同“禹鼎”。清 杨潮观《快活山樵歌九转》:“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也不见禹王的神鼎。”
源见“瓮里醯鸡”。比喻狭小天地。元张宇《闲述》诗:“何如剖破醯鸡瓮,看取人间大有天。”【词语醯鸡瓮】 汉语大词典:醯鸡瓮
源见“挥戈回日”。喻指为挽救国家危局而致力。吴恭亨《得君复上海书却寄二首》之一:“挽日挥戈人扰攘,看山觅句我蹉跎。”
见“祸起萧墙”。唐·刘蕡《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矣。”【词语祸稔萧墙】 成语:祸稔萧墙汉语大词典:祸稔萧墙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
同“鹡鸰在原”。清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诗序:“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词语鹡原】 汉语大词典:鹡原
同“阮籍哭”。陈去病《岁暮杂感》诗四:“衰病复穷途,由来阮生涕。”【词语阮生涕】 汉语大词典:阮生涕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安在沩山,三十年来,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个露白地牛,常在人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也。”本指驯养日久听
同“熊轼”。唐刘祎之《酬郑沁州》诗:“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词语熊轩】 汉语大词典:熊轩
喻凡人因附于贤者而名彰。《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唐代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骥,千里马。后来常用“附
源见“苏门长啸”。指阮籍长啸。表示愤世狂放情怀。宋李宗谔《清风十韵》诗:“阮啸经时尽,齐蝉度日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