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礼失而求诸野

礼失而求诸野

诸:“之于”的合音。野:指民间。 意谓朝廷丧失了礼制,只能到民间寻求。语出《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礼失而求诸野,连滩其亦可称也夫!”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释文》云‘古人言毋,犹今人言莫也。’释氏书多用南无字,读如曩谟。梵书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洪诚注:“礼失而求诸野,用在这里,比喻古音不存,可以从佛典翻音求之。”冯天瑜、周积明《从殷墟到紫禁城.两周京邑》:“战国初年,一个小小的曾侯的礼器——编钟,其形制的巨大复杂,音域的宽广壮阔,都使周天子的宫廷乐队相形见绌。这确乎是‘礼失而求诸野。’”


【词语礼失而求诸野】   汉语词典:礼失而求诸野

猜你喜欢

  • 箫玉和鸣

    源见“乘鸾”、“卜凤”。比喻夫妻和谐。宋陈著《西江月.寿吴景年》词:“箫 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

  • 狐威

    同“狐假虎威”。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王阳明三十六岁的时候,触犯了刘瑾八虎的狐威,被贬为龙场驿驿丞。”【词语狐威】   汉语大词典:狐威

  • 竹里琴

    《晋书.阮籍传》:“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晋代名士阮籍与侄阮咸等常作竹林之游,又善弹琴,故称“竹里琴”。后用作咏琴或借以咏叔父之典。唐.李端《题从叔沆林园》诗:“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 柱史牛

    同“青牛”。柱史,“柱下史”的省称,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清程先贞《送赵君平赴武昌》诗:“白衣争识山人马,紫气尝随柱史牛。”

  • 赋芧戏狙

    源见“朝三暮四”。喻指变换手法戏弄群愚。宋陆游《归梦》诗:“从渠造物巧,赋芧戏群狙。”

  • 邓林

    源见“夸父逐日”。泛指森林。汉祢衡《鹦鹉赋》:“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亦喻指功业。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八:“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词语邓林】   汉语大词典:邓林

  • 日角珠庭

    源见“日角”。珠庭,天庭饱满。谓相貌不凡。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并列 日角,额角隆起,形状如日。珠庭,天庭饱满

  • 面朋口友

    汉.扬雄《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朋友之间,若不能以诚心相见,则仅是表面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故称“面朋口友”、“面友”。唐.许浑《姑孰官舍寄汝洛友人》诗:“官静亦无能

  • 改张

    同“改弦更张”。晋葛洪《抱朴子.百里》:“夫百寻之室,焚于分寸之飚;千丈之陂,隤于一蚁之穴,何可不深防乎?何可不改张乎?”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摘文乖张,而不识所调。

  • 乘白驹

    源见“白驹空谷”。喻贤人离去。亦喻脱身羁囚。唐李白《古风》之四五:“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