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操守坚贞,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明李贽《史纲评要.唐中宗皇帝纪》:“如狄公者,真所谓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儿女英雄传》二五回:“其实信得及他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光景。”


其他 磷,薄。涅,染黑。怎么磨也磨不薄,怎么染也染不黑。比喻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因不良环境或外力的影响而变质的。语出《论语·阳货》:“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儿女英雄传》25回:“其实信得及他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的光景。”△褒义。多用于比喻人的品格方面。→出污泥而不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作“磨不磷,涅不缁”、“磨而不磷”。


最硬之物不会磨薄,最白之物不会被染黑,这种情况便称为“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君子不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言行。

“磷”,在此读去声,义为 “薄”。 《集韵》: “又,良忍切,音吝。薄石也。”引申有 “薄”义。

“涅”,染黑。《论语·阳货》: “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何晏集解: “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

“缁”,黑色。

此语见于 《论语·阳货》。

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佛肸 ( bì xī) ,有次召见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 “从前我听您说过: ‘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以中牟据点叛乱,您却想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 “是的,我曾讲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也曾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 ( 磨而不磷) ? 不也曾说过最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 ( 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个苦葫芦么? 怎能只吊着而不给人吃呢?

匏瓜在古代有苦、甘两种,味苦的不能吃。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一语,后世便用以比喻君子的品质是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


【词语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成语: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汉语词典: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猜你喜欢

  • 赏心乐事

    谓使内心喜悦,快乐安适的事。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穷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彦:美士。并列

  • 韫匵藏珠

    同“韫椟而藏”。元施惠《幽闺记.英雄应辟》:“酒家眠,权消息,韫匵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词语韫匵藏珠】  成语:韫匵藏珠

  • 官虾蟆

    源见“晋惠闻蛙”。对青蛙、蛤蟆的谑称。唐温庭筠《春日野行》诗:“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词语官虾蟆】   汉语大词典:官虾蟆

  • 车水马龙

    原指当朝权贵们交往频繁,门庭若市,车马络绎不绝。明德马皇后(?-79年)马援幼女,十三岁入宫,为贵人,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后。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尚节俭,“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她鉴于西汉外

  •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见〔千人所指,无病自死〕。见“千夫所指,无病自死”。【词语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成语: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 千金酬一饭

    同“千金答漂母”。清孙枝蔚《漂母庙》诗:“既是千金酬一饭,如何漂母至今稀?”

  • 竹马细侯

    《后汉书.郭伋传》:“乃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运来’。对曰:‘闻使君到

  • 跕鸢堕水

    同“跕鸢”。清赵翼《猛卯》诗:“跕鸢堕水寻常事,浪泊区区岂足夸?”【典源】《东观汉记·马援》:“马援击交趾,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

  • 愚公移山

    比喻毅力顽强,不怕困难,有志竟成,人定胜天。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因屋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把山铲平。智叟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有子,子又有孙,孙又生子,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每天挖山不止

  • 驯鸥

    源见“鸥鹭忘机”。指无机心而驯顺之鸥。喻指纯真出世之人。唐长孙佐辅《闻韦附马使君迁拜台州》诗:“无阶异渐鸿,有志惭驯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