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鼎成龙去”。明郎瑛《七修类稿.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丧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见“鼎成龙去”。【词语鼎成龙升】 成语:鼎成龙升汉语大词典:鼎成龙升
源见“朽木不可雕”。指不堪造就的无用之材。元无名氏《认金梳》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偏正 像腐烂木头一样的才能。比喻人不堪造就或没有才能。元·无名氏《认金梳》
同“昆明灰”。《北齐书.樊逊传》:“昆地池黑,以为劫烧之灰;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
一只狗看见了人叫,很多狗听到了叫声也跟着叫。 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语出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晋书.傅玄传附子咸》:“咸复以亮辅政专权,又
象泥土的崩坠、瓦片的破碎一样,比喻完全溃散。《淮南子.泰族训》:“(纣)士亿有馀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又《汉书.徐乐传》:“臣闻天下之患,
《诗经.邶风.燕燕.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东汉.郑玄笺:“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诗云:“燕燕于飞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诸侯救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楚国伐郑,诸侯国军队援救郑国,楚军连夜撤退,为防追击,留下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
同“阳春白雪”。唐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明许潮《写风情》曲:“我安排彩袖,殷勤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词语
源见“依样画葫芦”。比喻立意创新。清黄遵宪《番客篇》:“长袖善新舞,胡卢弃旧样。”
貉( ㄏㄜˊ hé ):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古人和今人如同一个山丘上的貉子。 比喻都是同类,没有差别。语出《汉书.杨敞传.附子恽》:“古与今如一丘之貉。”颜师古注:“言其同类也。貉,兽名,似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