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眼空四海

眼空四海

源见“目无馀子”。形容狂妄自大。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渠眼空四海,而肯随人脚跟走乎?”


主谓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渠~,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糊涂世界》卷10:“这位制台,是个少年科第,由翰林外放不到十年,荐升云南抚台,今又升了四川制台,自然是~。”△贬义。用于描写极端骄傲的人。→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不矜不伐虚怀若谷


【词语眼空四海】  成语:眼空四海汉语词典:眼空四海

猜你喜欢

  • 上驷

    驷(sì四):马。指孙膑(bìn殡)告诉田忌赛马用自己上等马对付对方中等马的取胜方法。后以此典比喻上等人才,或比喻物中之精品。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

  • 泪裹红绡

    同“锦书封泪”。清 叶英华《内家娇》词:“喜字残绒,唾余绿绮,华年锦瑟,泪裹红绡。”

  • 卑躬屈己

    躬,身体。卑躬,弯腰。形容屈己奉人,后含没有骨气之意。原北魏李冲用来形容自己与李彪共事时的情状,责备彪跋扈。李彪,名是高祖所赐,字道固,顿丘(今河南浚县)人,家世寒微,有大志,好学不倦。初入仕时,李冲

  • 鸿门

    源见“鸿门宴”。借指危难。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之一:“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词语鸿门】   汉语大词典:鸿门

  • 江东父老

    源见“不肯过江东”。指故乡德望辈分高的人。多用于愧而无颜相见的情形之下。明无名氏《鼓掌绝尘.月集》:“只是今日束手空归故土,怎么重见江东父老?”偏正 江东家乡的父老乡亲。指故乡的亲人。明·胡文焕《跃鲤

  • 醍醐灌顶

    醍( ㄊㄧˊ tí 提)醐( ㄏㄨˊ hú 胡):酥酪上凝聚的油。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得到启发。后来泛用以比喻使人感到头脑清凉舒适。唐代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

  • 损有余补不足

    《老子》(第七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认为天道公正,减少有余的

  • 鸟尽废良弓

    同“鸟尽弓藏”。晋陶潜《饮酒》诗:“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 融杯

    同“融尊”。明吴应箕《过周仲驭丹阳寓舍》诗:“不因思吕驾,谁共罄融杯?”

  • 钟仪楚奏

    春秋时楚人钟仪被俘后仍演奏楚国的音乐。《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脱)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