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秋风纨扇”。南朝 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词语秋扇】 汉语大词典:秋扇
源见“傅粉何郎”。泛指年轻男子洁白俊美的容颜。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三折:“你将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张敞眉儿画。”【词语何郎粉面】 汉语大词典:何郎粉面
《诗.鲁颂.閟宫》郑笺孔疏载:春秋鲁僖公臣公子鱼,字奚斯,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僖公能复周公之宇”。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汉班固《两都赋序》:“故皋陶歌虞,奚
同“颜舌”。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颜钩凛忠劲,杜诗蔚骚雅。”【词语颜钩】 汉语大词典:颜钩
高厚:人名,春秋时齐国大夫。类:法式。 原意是说高厚在宴会上赋诗,不合当时“唱诗一定要和舞蹈相配合”的规定。 后泛指诗文不合规格。语出《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
《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后以“刀头蜜”喻危险而诱人的小利。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词语刀头蜜】 成语:刀头蜜汉
野人:居于郊野之人。 这不是君子的语言,而是齐国东鄙野人之语。 表示语言无稽,不足征信。语出《孟子.万章上》:“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
源见“乌衣门第”。指高门贵族。清王士禛《读史杂感》诗之一:“王 谢 乌衣六代同,名家龙虎盛江东。”【典源】 《世说新语·雅量》:“王公(导) 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
同“桃花源”。明何景明《彭中丞四民图歌》:“渔舟暝入桃花浔,春山如闻樵采音。”【词语桃花浔】 汉语大词典:桃花浔
源见“侯嬴抱关”。借指隐居的贤者义士。清吴伟业《怀古兼吊侯朝宗》诗:“河 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词语夷门】 汉语大词典: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