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

古代宫室结构,前为堂(犹今客厅)后为室(犹今卧室)。登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后比喻学艺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又喻指造诣精绝,深得师传之妙谛。《汉书·艺文志》引扬雄的话说:“诗人作赋文辞华美而简约,辞人作赋文辞华美而铺陈。如果孔子的学生们用赋这种文体创作,那么贾谊只能是刚刚走上堂门,司马相如才勉强走进居室。”后以“登堂入室”为典,比喻某人在学问与技能方面深得师传,造诣较深。又作“升堂入室”。

【出典】:

汉书》卷30《艺文志》1756页:“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性笃行贞,心无怨式,乃得升堂入室。” 唐·李延寿《南史·任昉传》:“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君升堂入室,践龟字以长驱,藏翼蓄鳞,展龙图以高视。” 宋·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俯)、余荀龙(爽)、洪玉父(炎)、昆弟、欧阳元老、皆黄(庭坚)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明·薛近兖《绣襦记·正学求名》:“效先儒入室升堂,诸人凿壁悬梁。”


连动 ①比喻学问造诣逐渐达到更高的水平。语本《汉书·艺文志》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宋·吴炯《五总志》:“如徐师川、佘荀龙……皆黄门~者,实自足以名家。”②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参与一件事情。张贤亮《小说中国》:“‘私有制’将堂而皇之地~,与‘公有制’并列。”△多用于参与某事或学问提高方面。 →登峰造极 当行出色 ↔不学无术 一无所知。也作“入室升堂”。


【旧义】 原比喻学习所达到的程度有深有浅。“登堂”比喻刚入门,“入室”比喻已得师传,境界很高了。后多转义形容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达到极高的境界。

【新义一】 近来多借喻正式进入某一领域或参与某事。

【例】 ① 每天让那些滥竽充数的噱头,重复地登堂入室于文化殿堂,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璀璨精神,成了令人啼笑皆非非驴非马的“隐私专版”……(中国文化报2001.5.5从维熙《保卫“文化副刊”》)

② 3月18日起,上海将举办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长期散落乡间的“绝活”届时要纷纷登堂入室,如嘉定的黄草编、金山的黑陶、松江的网版画、闵行的皮影等。(解放日报2004.3.8《上海“绝活”登堂入室》)

③ 假药缘何“登堂入室”进医院?没有任何药效的假药何以堂而皇之地通过正规医药公司进入医院?……这暴露了目前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严重安全隐患。(新华每日电讯2005.10.16)

④ 记者发现,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持卡“喜刷刷”如今不再是大商场、大超市、大饭店的专利,一些小商户也纷纷“请”POS机“登堂入室”,市民刷卡消费的场所越来越多。(无锡日报2006.10.5)

⑤ 当家居设计师把餐厅融入客厅这一开放性空间的时候,冰箱,必将从“归隐”的厨房中走进客厅,以新家电的艺术身份“登堂入室”。(青年时报2009.4.29《客厅新时尚》)

⑥ LED节能灯有望加速“登堂入室” 取代白炽灯将成为国际趋势(中国证券报2010.12.31标题)

⑦ 倒是觉得,对当前羽翼未丰的网络文学看不出有另起炉灶、自成一体的必要,关键在于传统评价机制要舍得放下身段,对那些确实有实力的作者,确实有文学造诣的作品伸出橄榄枝,而不是一味指责,却连登堂入室的“小马扎”都不愿意提供。(中国青年报2011.5.26禾刀《为什么说网络文学99%是垃圾》)

⑧ 网络文学已然“登堂入室” 传统作家表示“惨不忍睹”——两大阵营如何从对立隔膜走向包容融合(新民晚报2011.11.28标题)

⑨ 自1980年起,先生开始主持新成立的北大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先生毕生致力于伦理学,但在几十年里,有谁听良心细弱的呼声。现在伦理学能登堂入室,先生很高兴,也极关心国内学界的各种动向。(赵越胜《燃灯者·辅成先生八》)

⑩ “私有制”将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与“公有制”并列。(张贤亮《小说中国》)

【新义二】 有时也用于指字面义的进入房间。

【例】 ① 在美国有关方面一再设路障、增警卫,加强白宫和国会等首脑机关的安全时,这位四十五岁名叫罗伯特·拉塔的中年人,竟然登堂入室,在美国总统办公的地方如入无人之境,实在令人惊讶。(光明日报1985.1.31)

② 他在嬉戏的间隙,经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最年幼的学生”。(江淮时报1997.1.24《朱光潜与香港》)

③ 应有尊重别人保持自由空间的自觉……不要招呼不打地就登堂入室。(南方周末1999.7.23)

④ 楼下的违章搭建物 帮助小偷“登堂入室”(地产家居网2009.4.19标题)

⑤ “故宫是什么地方?要偷还不得高科技?错!赤手空拳就可以登堂入室……”这是电影导演陈凯歌在微博上的一段话。(文汇报2011.5.17《丢啥也别丢文化品牌——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昨天认错说起》)

⑥ 靠着自己的学术表现,吴晗终于得到了胡适的青睐,得到在胡府登堂入室的机会了,在生活与学习上,也开始受到胡适的照拂与提携。(潘光哲《何妨是书生·胡适与吴晗》)

⑦ 那么帝国历史由此起了质变吗?不然。清英江宁条约,给了魏斐德所说“大门口的陌生人”以进入沿海五门的机会,但海盗登陆,要在几扇门内站住脚,还须大费周章,况且登堂入室,必遭屋主节节抵抗。(朱维铮《重读近代史》篇之甲《清史与近代史》)

【辨说】 原作“升堂入室”,源自《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喻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有深有浅。后来多作“登堂入室”,如《汉书·艺文志》:“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但旧义后来也有所变化,变为赞扬一个人的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如宋人吴炯《五总志》:“如徐师川、佘荀龙……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又如《清史稿·儒林传序》:“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径也。门径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入室?”这就成了旧义的基本用法,而这个用法又是和我国古代居室的堂室结构密切相关的。堂室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堂室高于地面,堂在前,室在后。堂和室作为居住的主体建筑,都建造在庭院的高台之上,所以堂前有台阶,要进入堂室就必须走上台阶,这就是所谓的“升堂”或“登堂”;堂后为室,堂室之间隔着一堵墙,墙上有门有窗,窗称牖,门称户,户是入室的通道,要入室必先登堂,这就是“登堂入室”的先后顺序。现在我们的居室已不是那种堂室结构了,堂和室的概念因此很模糊,“登堂”和“入室”也没有了先后的层次关系,成了同义词,这应该是新用法得以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这种新用法,其实早在晚清就已经有用例了,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他定睛一看,见是太亲翁,也不及登堂入室,便在大门外头,当街爬下,绷冬绷冬的磕了三个头。”现在这种用例已渐呈增多的趋势。

【结构分析】 动词性述宾联合结构。


【词语登堂入室】  成语:登堂入室汉语词典:登堂入室

猜你喜欢

  • 远水救不着近火

    见“远水不救近火”。《老残游记》:“我家里虽有银子,只是派人去,至少也得三天,~!”

  • 柔弱生之徒

    柔弱:指物体形质柔软。生之徒:属于生存的一类。 意谓柔软的事物,不易被摧折,故长得保全。 古代道家思想贵柔戒刚。语出《老子》七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谄( ㄔㄢˇ chǎn ):谄媚。 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 旧时形容贤人君子的品格风度。语出《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 行果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本指行事果断,后用以指事功已就。明陈子龙《侯君尔济诔》:“器旷时促,行果身退。抱用不试,良可伤已。”【词语行果】   汉语大词典:行果

  • 游刃之能

    同“游刃有馀”。清钱谦益《浙江宁波府鄞县知县沈犹龙授文林郎制》:“有游刃之能,而行之以恕。”

  • 先狗马,填沟壑

    填沟壑:死的代称。 在别人的狗马死去之前,自己就已死去。 古人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语出《史记.平津侯列传》:“公孙弘乃上书曰:‘臣弘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

  • 空中书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晋上虞龙山史宗》:“道人以书付小儿……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

  • 一枕槐安

    同“一枕南柯”。元范康《竹叶舟》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见“一枕南柯”。元·范康《竹叶舟》2折:“分明是~,怎么的倒做了两个离愁。”【词语一枕槐安】  成语:一枕槐安汉语大词典

  • 饮啄

    源见“一饮一啄”。本谓饮水啄食,引申为吃喝生活。唐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亦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南史.沈约传》:“〔沈警〕无进仕意,谢病归……警曰:‘使君(指

  • 巢惮吴宫

    源见“吴宫燕”。喻指远害避祸。南朝 陈 萧铨《咏衔泥双燕》:“学飞疑汉妾,巢幕惮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