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痴人说梦

痴人说梦

宋朝惠洪《冷斋夜话》卷九:唐高宗时,僧伽游历江淮间,行踪时有不同常人之处。“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曰:‘大师何姓,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意思是说唐朝著名书法家李邕对和尚的话没有听懂,就随便作传。

本指对痴呆的人说梦话,而痴呆的人信以为真。后比喻愚昧的人说荒诞的话。

镜花缘》第十八回:“今大贤说他注的为最,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


主谓 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语出宋·道原《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乌巨道行禅师》:“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痴人面前,不得不梦。”邓拓《燕山夜话·不要空喊读书》:“当然这只不过是~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用于性状。→痴儿说梦白日作梦 想入非非 ↔巧发奇中。也作“痴儿说梦”。


解释痴:呆傻。本指对傻子说胡话而傻子会信以为真。后用来比喻荒唐的人凭着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出处北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和尚在江淮之地云游,形迹非常奇怪。有人问他:“你何姓(姓什么)?”他戏言:“我姓何。”又问他:“你是何国人(哪里人)?”他又说:“我是何国人。”几十年以后,唐玄宗时的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给这个和尚写墓碑时,已经不明白当时和尚说的这些话,于是信以为真地给他写传记说:“大师姓何,是何国人。”宋代的惠洪法师说,李邕为和尚作传时把和尚的戏言当真,后人再见到这篇传记更会以假为真,这正是所谓的“给傻子讲睡梦”,傻子会将假东西信以为真。

近义异想天开

反义脚踏实地

例句

上天入地”在遥远的古代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但今天宇宙飞船、海底探险让它变成了现实。


【词语痴人说梦】  成语:痴人说梦汉语词典:痴人说梦

猜你喜欢

  • 阿戎可语

    源见“阿戎”。又《世说新语.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初,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就戎,必日夕而返。”后因以“阿戎可语

  • 宋玉邻

    源见“东墙窥宋”。本指貌美多情的女子。亦用以咏花。闽徐夤《忆牡丹》诗:“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北周 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北周·庾信《郊庙歌辞·角调曲》:“~,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词语言而无

  • 华胥

    源见“华胥梦”。泛指迷离的梦境。唐李群玉《昼寐》诗:“人间无乐事,直似到华胥。”【词语华胥】   汉语大词典:华胥

  • 中流一壶

    源见“一壶千金”。喻可贵难得。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俞楼杂纂》:“持论有本,不堕矫激,亦足为中流一壶。”偏正 壶,通“瓠”,瓠瓜,多只系于身可以浮而不沉。比喻可贵难得。语本《鹖冠子·学问》:“中河失

  • 餐毡使

    同“餐毡苏”。宋范成大《再赋五杂俎》诗之三:“不得已,餐毡使。”【词语餐毡使】   汉语大词典:餐毡使

  • 鬼瞰其室

    瞰( ㄎㄢˋ kàn ):窥视,侦伺。 比喻坏人阴谋加害。语出汉.扬雄《解嘲》:“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唐.姚崇《遗令诫子孙文》:“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

  • 象以齿焚其身

    齿:指象牙。焚:读“偾”,毁坏。 象因有了珍贵的象牙而招致捕杀。 比喻因怀财而招祸。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焚,读曰偾。偾,僵也。”汉.五符《潜夫

  • 斗筲之子

    见“斗筲之人”。

  • 中圣

    同“中圣人”。唐李白《赠孟浩然》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词语中圣】   汉语大词典:中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