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隐公三年》:“蘋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后因以“蘋蘩”泛指祭品。唐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
肃肃:疾速貌。宵:夜晚。征:行。 意谓夜间疾速地赶路。 形容征人跋涉辛苦。语出《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三国.魏.嵇康《灯铭》:“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耀,华缦长舒
源见“文鹢”。古代画鹢鸟于船头,因以指船头。亦泛指船。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法善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鹢首。’”宋京镗《雨中花.重阳》词:“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词语鹢首】
源见“凿壁偷光”。谓刻苦读书。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主谓 凿壁,在墙壁下挖一小洞。意即匡衡勤奋而刻苦地读书。成为人们勤学苦读的典范。清·李
《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这是楚人对楚顷襄王说的一话,意思是说对付泗上十二诸侯只须左边牵绊,右边拂拭,一下就降伏了。后以“左萦右拂”比喻战胜对手轻而易举,干净
衣锦还乡的荣耀。详见“衣锦还乡”条。偏正 谓显贵后荣归故乡。宋欧阳修《昼锦堂记》:“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也。”△褒义。用于得志后回归故里。→衣锦还乡 衣锦荣归 白日衣绣 衣绣昼行 ↔衣绣
同“枉尺直寻”。宋邵雍《高竹》诗之三:“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谢?”【词语枉尺】 汉语大词典:枉尺
意谓时刻不忘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沟壑:山沟,古人常用以指野死弃尸之处。语本《孟子.塍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丧其元:掉脑袋。述宾 原指不忘为正义而死,虽死山沟而无怨。后用以指富贵之
源见“麟角㈡”。形容学业有成,出类拔萃。唐骆宾王《上廉察史启》:“既而业成麟角,引茅茹而弹冠;道映鸳池,绚桃花而曳绶。”
源见“逝川”。谓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晋陆机《顺东西门行》:“感朝露,悲人生,逝者如斯安得停?”主谓 时光像流水般不停地流去不再返回。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