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画一之法

画一之法

史记.萧相国世家》:“曹参代之,守而勿失……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司马贞索隐:“小颜云:画一,言其法整齐也。”后因以“画一之法”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涕,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唐杜牧《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苟且之令行,画一之法废,月增日长,雄唱雌和。”


偏正 指全体都要遵行的法规法令。《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涕,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多用于法规方面。


【词语画一之法】  成语:画一之法汉语词典:画一之法

猜你喜欢

  • 半面不忘

    《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后因以“半面不忘”形容人聪

  •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见〔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其他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里的伤害难以防备。明·周清源《西湖二集·觉阇黎一念错投胎》:“定要废了他,方才安稳,教他这太子做不成……这是:~。”△用于政治生活与人际关系

  • 置驿通宾

    同“置驿留宾”。清袁枚《复沈省堂太守》:“然郑当时置驿通宾,豪举甚矣,而其馈遗人不过匮器食,殊不可解。”

  • 玺剑

    源见“气缠霜匣”。指传国之宝。南朝 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玺剑先传,龟玉增映;宗尧有绪,复禹无竞。”【词语玺剑】   汉语大词典:玺剑

  • 出处

    源见“出处语默”。谓出仕与隐退。汉蔡邕《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皎然不污。”【词语出处】   汉语大词典:出处

  • 蹈虎尾

    源见“虎尾春冰”。谓踩着老虎的尾巴。比喻冒犯强势者而陷于险境。唐 李为《蔺相如秦庭返璧赋》:“蹈虎尾而若闲,过鲸口而无惕。”述宾 比喻极其危险的事。《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涉于春冰。”△描写

  • 龙骧虎步

    龙:龙马,即骏马。骧:马昂头。象骏马高昂着头,象猛虎迈着矫健的步子,形容威武雄壮。东汉末,何进欲招四方猛将进京,诛杀宦官。陈琳(事迹见前“掩目扑雀”条)进谏说:“如今将军您掌握朝廷和军政大权,威武雄壮

  • 官柳

    参见:盗柳【词语官柳】   汉语大词典:官柳

  • 倚门者

    源见“倚市门”。指妓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有人于酒筵遇一妓,举止尚有士风。讶其不类倚门者,问之,即其小女也。”【词语倚门者】   汉语大词典:倚门者

  • 南郭处士

    同“南郭先生”。《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窃吹草堂”唐吕向注:“南郭处士盗居吹竽之位。”其他 比喻无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请为王吹竽,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