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田家紫荆

田家紫荆

同“田氏紫荆”。清唐孙华《哭大兄允中》诗:“白头兄弟相依切,零落田家旧紫荆。”


【典源】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引周景式《孝子传》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今译】 汉时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商议分家,其他均已平分,唯有一株紫荆树,打算也破成三份,第二天准备伐树。树突然枯死,像烧焦了一样。田真看到大吃一惊,对两个弟弟说:“树枝本同根而生,听说将被砍下分开,所以枯焦,我们还不如树木啊。”他们异常悔恨,决定不再伐树,紫荆顿时繁茂如初。兄弟三人又将财产归在一起,遂为孝悌友爱之家。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兄弟之间和睦友爱。

【典形】 摧紫荆、荆阴、三荆、三荆同株、田家紫荆、田荆。

【示例】

〔摧紫荆〕 唐·李白《上留田行》:“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荆阴〕 宋·朱淑真《和前韵见寄》:“目断乡程远,楼高客恨深。三年重会合,依旧见荆阴。”

〔三荆〕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太宰早茂三荆,长辞万始,抚养遗孤,枝连同气。”

〔三荆同株〕 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田家紫荆〕 清·唐孙华《哭大兄允中》:“白头兄弟相依切,零落田家旧紫荆。”

〔田荆〕 清·黄鷟来《咏怀》:“田荆不再荣,姜被难复希。”


猜你喜欢

  • 沧浪老人

    源见“沧浪濯缨”。指隐者、渔父。唐李白《笑歌行》:“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偏正 隐者、渔父。语本《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

  • 原生衣百结

    同“原宪百结衣”。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九:“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 箪瓢屡空,晏如也

    箪:竹制食器。瓢:饮器。晏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穷得没吃没喝,还是安然自得。 形容人们安贫乐道。语出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宋史.朱熹传》:“家故贫,少依父友刘子

  • 回天却日

    同“回天倒日”。宋陈师道《奉陪内翰二丈》诗:“回天却日有余力,小试席间留翰墨。”

  • 苍头特起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原为东阳令史,即书记官)。婴谢不能,遂彊(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轻易草率)为王,异军苍

  • 巩存周

    《史记.周本纪》:“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唐.司马贞《索隐》注:“西周,河南也。东周,巩也。”周自后稷始,武王伐商后即帝位,经西周、东周亡于秦。因末代君王赧王死后,有两个宗

  • 雕弓照影

    源见“杯弓蛇影”。指遭谗见弃而心有余悸。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严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词:“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

  • 分香旧事

    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七载:北宋 元丰年间,县令开封李长卿女英华姿度不凡,俄染疠疾而逝,殡于邑之仙岩寺 三峰阁。后寺为主簿官署。有后任主簿济南 王传庆及内表曹颖偕来,馆曹于厅治之东。未几,曹神气恍

  • 吐食握发

    同“吐哺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见“吐哺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词语吐食握发】  成语:吐食握

  • 仲宣哀

    源见“王粲登楼”。指羁旅异乡、思念故土的忧情。王粲,字仲宣。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诗:“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