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木本水源”。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李峤《上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书》:“俾夫集萤收曜,攀若华而翳景;射鲋堙流,溯扶津而饮液。”
德:旧指仁政。险:指天险。 意谓国家的巩固在于推行仁政,而不在于凭恃天险。语出《史记.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同“随车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汉初学者缀缉《尔雅.释天》:“䗖?(dì dōng),虹也。霓为挈贰(霓的别名)。”宋.邢昺《疏》:“《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日虹:暗者为雌,雌日霓。’”古人认为虹是天之气,有雌雄之别。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见之矣。”后以“号慕”谓哀号父母之丧,表达怀恋追慕之情。《北史.樊逊传
苟:马马虎虎。 意谓君子对于说话措词,一定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语出《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
《庄子.胠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道:道理、道
见“仰事俯畜”条。【词语事畜】 汉语大词典:事畜
源见“樊迟之问”。泛指种菜之人。元马致远《哨遍》曲:“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