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犁庭扫闾

犁庭扫闾

把庭院耕成田地。把里巷扫荡一平,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居住之所。语出自西汉论述汉胡关系的上书。扬雄说:“往年汉朝发兵平定西北大宛、西南姑缯、东北乌桓、朝鲜、南方两越等边地的征战,短的不过用个把月时间,长的也用不了半年,就耕平了它的庭院,扫荡了它的里巷,彻底摧毁敌方,在那里设置郡县,纳入汉朝的版图,就像乌云吹散,席卷而去一样,毫无后患。只是北方的匈奴与此不同,是中原的强敌大患啊!”后用为彻底摧毁敌方之典,也称作“犁庭扫穴”。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12、3814、3815页:“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己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撤席卷,后无余灾。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例句】:

宋·陆游《上殿札子(己酉四月十二日)》:“以愚臣计之,朝廷若未有深入远讨、犁庭扫穴之意,能于用度之间,事事裁员,陛下又躬节俭以励风俗,则赋于民者,必有可轻之理。” 《明史·范济传》:“伏望远鉴汉唐,近法太祖,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犁庭扫穴为功。” 清·王夫之《宋论·高宗》:“即不能犁庭扫穴,以靖中原,亦何至日敝月削,以迄于亡哉!” 近代·王浩元《清宫十三朝》47回:“且说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威。”


见“犁庭扫穴”。


【词语犁庭扫闾】  成语:犁庭扫闾汉语词典:犁庭扫闾

猜你喜欢

  • 半段枪

    《新唐书.哥舒翰传》:“吐蕃枝其军为三行,从山差池而下,(哥舒)翰持半段枪迎击,所向辄披靡,名盖军中。”唐.哥舒翰持一折断的枪,杀敌无数,英名传播军中。后以“半段枪”指哥舒翰,也泛指英勇善战之勇将。宋

  • 山公下习池

    源见“山公醉酒”。指好饮醉宴。唐 周彦晖《晦日重宴》诗:“兴阑巾倒载,山公下习池。”

  •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沐:洗头。浴:洗澡。 刚洗好头要把帽子弹弹,刚洗好澡要把衣服抖抖。 表示洁净的躯体,不容沾染外界的污秽。语出《楚辞.渔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

  •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见〔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见“见怪不怪,其怪自坏”。《红楼梦》94回:“贾政道:‘ ~’。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词语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成语: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 投辖陈遵

    源见“陈遵投辖”。泛指好客的主人。清赵翼《刘檀桥编修六十寿》诗之二:“投辖陈遵无昼夜,吹笙子晋本神仙。”【词语投辖陈遵】  成语:投辖陈遵

  • 魏红

    同“魏紫”。宋 丘璿《牡丹荣辱志》:“姚黄为王……魏红为妃。”《广群芳谱.花谱十三》引宋蔡襄《李阁使新种洛花》诗:“堂下朱栏小魏红,一枝秾艳占春风。”【词语魏红】   汉语大词典:魏红

  • 三面网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用为称颂

  • 参军拄笏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狂放不羁。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

  • 运筹帷幄

    运筹:运算筹划;帷幄(wéi Wò维握):行军中搭的帐篷。 此典指刘邦说在行军帐篷中之运算谋划,他不如张良。后以此典比喻运用谋略指挥全局决断自如。公元前202年,刘邦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他在洛阳南宫举行

  • 玉唾壶

    同“玉壶盛泪”。俞锷《无题》诗之七:“画屏香冷博山炉,情泪珠殷玉唾壶。”【词语玉唾壶】   汉语大词典:玉唾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