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牍背千金

牍背千金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后写下一语,以示勃申辩之方,周勃乃得出狱。他感叹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后以“牍背千金”用为遭受冤狱之典。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典源】《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绛侯既出,口:‘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汉书·周勃传》亦载。

【今译】 汉代周勃为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封为绛侯,汉文帝时位居右丞相,后被免官。有人上书告周勃想谋反,文帝将书交廷尉,廷尉又将此事交长安地方官,将周勃逮捕查问。周勃恐惧,不知如何辩解。狱吏渐渐欺辱他,周勃给狱吏金求教,狱吏才在奏牍的背面写了几个字:“以公主为证。”公主是孝文帝之女,嫁给周勃的儿子胜之,因此狱吏让引公主作证不反。周勃被释放出狱后,说:“我曾经统率百万大军,然而怎么晓得狱吏有这么大的威风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被系入狱,无法剖白,受制于人。

【典形】 牍背千金、绛侯之系、书牍背、狱吏贵、狱吏尊、尊狱吏、狱吏为尊、尊逢狱吏。

【示例】

〔牍背千金〕 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绛侯之系〕 宋·周必大《岳飞叙复元官制》:“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

〔书牍背〕 宋·苏轼《韩子华石淙庄》:“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狱吏尊〕 唐·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尊狱吏〕 清 · 唐孙华 《记里中事》:“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猜你喜欢

  • 绰绰然有余裕

    见〔绰绰有裕〕。

  • 乳母义

    汉.刘向《列女传.魏节乳母》:“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

  • 卖官鬻爵

    鬻:音yù,卖的意思。全句指旧时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物。语出《宋书·邓琬传》。邓琬(363-433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任给事黄门侍郎,后出京任晋安王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使等官

  • 褰裳

    《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舜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此记上古尧、舜相继禅让帝位之事,后因以“褰

  • 曲江宴

    五.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曲江大会……其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后,便请一人为录事。……曲江大会,则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故曹松诗云:‘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敕下后人置被袋,例以

  • 换鹔鹴裘

    同“典鹔鹴裘”。宋刘筠《欢石集贤饮》诗:“鲁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 灌坛雨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太公为灌坛令。文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灌坛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风雨过。是毁君德。’文王至,明日召太公。三

  • 心病还将心药医

    见〔心病还从心上医〕。【词语心病还将心药医】  成语:心病还将心药医汉语大词典:心病还将心药医

  • 缄口结舌

    同“缄口”。明张煌言《上延平王书》:“乃殿下挟有为之资,值可为之势,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见“钳口结舌”。鲁迅《坟·文化编至论》:“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新见

  • 亢礼

    同“抗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词语亢礼】   汉语大词典: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