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牍背千金

牍背千金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后写下一语,以示勃申辩之方,周勃乃得出狱。他感叹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后以“牍背千金”用为遭受冤狱之典。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典源】《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绛侯既出,口:‘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汉书·周勃传》亦载。

【今译】 汉代周勃为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封为绛侯,汉文帝时位居右丞相,后被免官。有人上书告周勃想谋反,文帝将书交廷尉,廷尉又将此事交长安地方官,将周勃逮捕查问。周勃恐惧,不知如何辩解。狱吏渐渐欺辱他,周勃给狱吏金求教,狱吏才在奏牍的背面写了几个字:“以公主为证。”公主是孝文帝之女,嫁给周勃的儿子胜之,因此狱吏让引公主作证不反。周勃被释放出狱后,说:“我曾经统率百万大军,然而怎么晓得狱吏有这么大的威风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被系入狱,无法剖白,受制于人。

【典形】 牍背千金、绛侯之系、书牍背、狱吏贵、狱吏尊、尊狱吏、狱吏为尊、尊逢狱吏。

【示例】

〔牍背千金〕 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绛侯之系〕 宋·周必大《岳飞叙复元官制》:“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

〔书牍背〕 宋·苏轼《韩子华石淙庄》:“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狱吏尊〕 唐·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尊狱吏〕 清 · 唐孙华 《记里中事》:“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猜你喜欢

  • 苏门

    源见“苏门长啸”。本为河南省 辉县山名。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因以为孙登的代称。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唐庞德公鬼《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

  • 不如杯酒

    源见“张翰杯”。谓任性自适,不求荣名,唯酒是乐。宋辛弃疾《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词:“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 昆仑八骏

    源见“穆王八骏”。指传说周穆王肆意远游所驾骏马。元周伯琦《天马行》:“昆仑八骏游心侈,茂陵 大宛黩兵纪。”

  • 何肉周妻

    同“周妻何肉”。明袁宏道《赠虞德园兄弟》诗:“台宗贤教谁能识,何肉周妻到底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九:“何肉周妻业并深,台宗古辙幸窥寻。”【词语何肉周妻】  成语:何肉周妻

  • 稚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热忱礼贤待宾。稚,指南昌高士徐稚。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词语稚榻】   汉语大词典:稚榻

  • 医和

    源见“上医医国”。春秋时秦国良医。医为职业称谓,和是名字。后借指良医。《旧唐书.懿宗纪》:“自秋已来,勿尔婴疹,坐朝既阙,逾旬未瘳。六疾斯侵,万机多旷,医和无验,以致弥留。”【词语医和】   汉语大词

  • 戴豸

    源见“獬豸冠”。指任御史等执法官职。唐许棠《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诗:“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

  • 出幽升高

    同“出幽迁乔”。《后汉书.杨伦传》:“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见“出幽迁乔”。《后汉书·儒林传·杨伦》:“帝乃下诏曰:伦~,宠以藩傅,稽留王命,

  • 溥天率土

    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 蔡邕《司空文烈侯杨公碑》:“明德惟馨,八音克谐。神人以和,永世丰年。溥天率土,而众莫外。”清 黄六鸿《福惠

  • 云雨峡

    源见“巫山云雨”。指巫峡。唐杜甫《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诗:“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