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博而情不专

爱博而情不专

爱好过于广泛,感情就不能专一。语出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明.李贽《焚书.书答.与友朋书》:“顾(虎头)发扬意多,平生惟不私己,以故相爱甚博而其情似不专。然情之所专,爱固不能分也。”朱自清《那里走》:“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惭愧自己是个‘爱博而情不专’的人;虽然想着只选定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


并列爱的人多,那用情就不能专一。语出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侍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品花宝鉴》10回:“魏聘才之赞扬,固不足信,只可惜徐度香~,推以人之谄媚奉承为乐,未免纨裤习气。”△贬义。用于描写不专之情。 →三心二意 ↔一心一意。 也作“爱博不专”。


【词语爱博而情不专】  成语:爱博而情不专汉语词典:爱博而情不专

猜你喜欢

  • 天作孽,犹可违

    孽:灾祸。 天造成的灾祸,还可以回避。 与“自作孽不可活”相对而言,表示天灾还不及人祸可怕。语出《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儿女英雄传》三回:“这人力定可回天,便叫作‘天

  • 朗陵公

    《文选》卷二十五晋.傅长虞(咸)《赠何劭王齐.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唐.李善注:“臧荣绪《晋书》曰:‘何劭袭封朗陵郡公。’”晋人傅咸和何劭是从内兄关系,何劭是朗陵郡公。后遂用为咏内兄之典

  • 黄衣童子

    源见“黄雀报”。喻指感恩之人。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则白羽书生,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于餐花。”

  • 汗流洽背

    同“汗流浃背”。《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 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左右悉闻齐氏哀诉之声,惊起来视

  • 蹊牛

    同“蹊田夺牛”。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何时逐鹿驱元顺?此日蹊牛怨楚庄。”【词语蹊牛】   汉语大词典:蹊牛

  • 无为天下先

    《老子》第七十六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认为保持自己立身行事的三条原则即柔慈、俭朴、不争天下事的风头,是非常重要

  • 惠而不知为政

    惠:恩惠。这里指小恩小惠。 这是孟轲批评春秋时郑国贤相子产的话。说他只行小恩小惠,并不懂得政治。孟子认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应当关心人们的根本利益,而不只是施行一些小恩小惠。语出《孟子.离娄下》:“子产

  • 顺革

    《易.革》:“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后因以“顺革”谓改变旧态而归顺。《新唐书.南诏传上》:“〔异牟寻〕且赠皋黄金、丹砂。皋护送使者京师,使者奏异牟寻请归天子,为唐藩辅。献金,示顺革;丹,赤心也。”【

  • 物极必返

    见“物极必反”。【词语物极必返】  成语:物极必返汉语大词典:物极必返

  • 为山

    源见“功亏一篑”。喻建功立业。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词语为山】   汉语大词典: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