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满斛进槟榔

满斛进槟榔

源见“一斛贮槟榔”。谓饱食美味佳肴。宋陆游《晓出湖边摘野蔬》诗:“且胜堆盘供苜蓿,未言满斛进槟榔。”


【典源】《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扰。’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pan)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今译】 南朝宋刘穆之年轻时家境贫困而放诞不羁,嗜酒好食,不加检束。他常去妻兄家求食,多被侮辱,却不以为耻。其妻甚明事理,每每不让穆之去江家。后有喜庆宴会,告诉穆之不要来,而穆之还是前往,饭后便求槟榔吃。江家兄弟讥讽说:“槟榔为消食之物,你常吃不饱,怎么还要它呢?”后穆之出任丹阳尹,将江家兄弟召来宴请他们,等到酒醉饭饱,穆之命令厨师用金盘装一斛槟榔给他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饱食佳馔; 或形容饥困乏食。

【典形】 荐槟榔、满斛进槟榔、乞槟榔、一斛槟榔。

【示例】

〔荐槟榔〕 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满斛进槟榔〕 宋·陆游《晓出湖边摘野蔬》:“且胜堆盘供苜蓿,未言满斛进槟榔。”

〔乞槟榔〕 清· 唐孙华 《寄示颐儿》:“性拙只愁餐澡豆,家贫慎勿乞槟榔。”

〔一斛槟榔〕 宋·陆游《蔬食》:“人生饥饱初何校,一斛槟榔笑汝痴。”


猜你喜欢

  • 重蹈履辙

    比喻不汲取失败的教训,又走上失败的老路。《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虞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舌剑唇枪

    形容言词犀利,如枪剑一样锋快。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亦作“唇枪舌剑”。见“唇枪舌剑”。《烈火金刚》28回:“齐英这番话,可真是厉害!

  • 坐啸画诺

    同“画诺坐啸”。唐刘知幾《史通.辨识》:“但今之从政者则不然。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若斯而已。”

  • 过庭之训

    源见“孔鲤趋庭”。指父教。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然而少奉过庭之训,长昧克己之方。”唐白居易《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偏正 本来指的是孔丘教训儿子孔鲤学诗

  • 漆园栩栩

    源见“庄周梦蝶”。美称蝴蝶。栩栩,蝶飞貌。清陈维崧《虞美人.题徐渭文画花卉翎毛便面》词:“漆园栩栩过墙来,笑尔闲花还傍月明开。”

  • 蜮射

    同“含沙射影”。宋欧阳修《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诗:“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又因宋儒谗说,致熊登朴两遭蜮射,无端佐官,人谓江陵英察,兹事则太愦愦云。”【词语蜮射】   汉

  • 遗珠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玄珠,本指黑色明珠,道家借以比喻大道)。”《新唐书.狄仁杰传》:“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指罢黜与迁升)使阎立本召讯,

  •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追求得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之于命运。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循规蹈矩,听天由命的哲学思想。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

  • 飞鸢悔

    源见“跕鸢”。喻指忧患中的悔悟之情。宋苏轼《雨中过舒教授》诗:“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 王烈髓

    汉刘向《列仙传.邛疏》:“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晋葛洪《神仙传.王烈》载:王烈字长休,邯郸人。嵇康(字叔夜)甚敬爱他,多次跟他学道。“烈独之太行山中,忽闻山东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