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黄公酒垆”。宋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见“祸起萧墙”。《三国演义》:“速提雄虎之师,克定~。”【词语萧墙之祸】 成语:萧墙之祸汉语大词典:萧墙之祸
同“陶潜三径”。明李梦阳《东庄藩司诸公见过》诗:“桑麻事业陶公径,鸟雀人情翟氏门。”
《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岐注:“所以动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后以“动心忍性”多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庸》:“即如处患难,便该要动心忍性。”并
同“鼠璞”。清毛奇龄《观沧海歌读愚山观海作》:“宣城好我如好璞,鼠魄还题卞和玉。”
比喻做事当机立断,决不因小失大。唐窦皋《述书赋》: “君于弃瑕以拔材,壮士断腕以全质。”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 “古人有言,蛇螫手,壮士解其腕。” 古人说,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手腕,
古指四方边境以外的邻国: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尚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意为勤于政事,不使荒废,四方的邻国便会臣服。这是对当时少数民族蔑视的说法。【词语四夷】 汉语大词典:四夷
春秋时晋国的大夫祁奚公平无私,先推荐他的仇人解狐,后推荐他的儿子午的故事,当时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
源见“九五飞龙”。指帝位。《旧唐书.突厥传上》:“突厥所以扫清境内,直入渭滨,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亦指帝王。南朝 梁沈约《辩圣论》:“若不能九五之位,则其道不行。”【词
源见“拔山扛鼎”。形容力大无穷。晋陆机《百年歌》:“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