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泾渭不分

泾渭不分

泾:泾水,在陕西省,是渭水的支流。渭:渭水,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东流横贯陕西省中部,到潼关注入黄河。 泾水、渭水在陕西境内合流,古人认为泾水浑、渭水清。实际是泾水清、渭水浑。 此典是吴达向清世祖福临(顺治帝)上奏条陈:对用人不能像泾水、渭水浑清不分那样,好人、坏人都不分。 吴达,江南人。从刑部员外郎升御史。吴达在顺治二年(1645年)上奏条陈说:现在清朝用人,都是选取于明朝末期的人才,那些抗争直言、违背当时权贵的人,就被遗弃而到深山密林隐居去了,这是明朝末年所罢免废除,而今天应当起用的人。叛逆同党形成权势羽翼,贪污成风品行恶劣的败类,这是明朝末期所罢免废除的,而今天也不可不罢免废除。那些为保持自己俸禄官位而用手段去结交权贵、倒行逆施违反常理的人,这是明朝末年没有罢免废除,而今天不可不罢免废除的。自从清朝建国定都京师的初期,借招引人才为名,还可以兼着收用不正派和正派的人。现在长江以南都平定下来,人才也都聚集起来了,如果还是泾水、渭水浑清不分那样,好人、坏人都不分,那就是品行高尚的好人灰心失望,行动鬼祟的坏人都竞争挤进来了。

【出典】:

清史稿》卷244《李森先、李呈祥、魏琯传附吴达传》9620页:“疏言:‘今日用人,皆取材于明季。抗直忤时,山林放弃,此明季所黜,而今日当用者也。逆党权翼,贪墨败类,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也。持禄养交,倒行逆施,此明季未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也。定鼎初年,藉招徕为名,犹可兼收邪正。江南既定,人材毕集,若复泾、渭不分,则君子气沮,宵小竞进。’”

【例句】:

清·林则徐《复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总之,驭夷宜刚柔互用,不必视之太重,亦未便视之太轻。与其泾、渭不分,转致无所忌惮,曷若薰获有别,俾皆就我范围。”


见“泾渭同流”。《清史稿·李森先传》:“江南既定,人材毕集,若复~,则君子气沮,宵小竞进。”


【词语泾渭不分】  成语:泾渭不分汉语词典:泾渭不分

猜你喜欢

  • 商羊

    源见“商羊舞”。谓传说中报雨之鸟。汉王充《论衡.变动》:“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词语商羊】   汉语大词典:商羊

  • 倒悬之苦

    见“倒悬之急”【词语倒悬之苦】  成语:倒悬之苦汉语大词典:倒悬之苦

  • 九万奋飞

    同“九万抟扶”。宋王安中《安阳好》词之四:“岁岁青衿多振露,人人彩笔竞腾虹,九万奋飞同。”

  • 素隐行怪

    《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意谓身居隐逸之地,行为怪异,以求名声。朱熹《中庸》注以为当作“索”,作“索隐行怪”。颜师古注:“《礼记》载孔子之言。索隐,求索隐暗之事,而

  • 樊迟稼

    源见“樊迟之问”。泛指务农。唐韩愈《县斋有怀》诗:“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词语樊迟稼】   汉语大词典:樊迟稼

  • 摧枯拉朽

    枯:枯草。朽:朽木。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又作“摧枯折腐”。《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说:“过去秦朝颁布的重重禁令,恰恰助长了反秦豪杰的力量,加速了自身的覆亡啊!因此,汉朝的创始人并没有尺寸

  • 销金锅

    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销金锅”本谓大量花费金钱的处所。亦用以指称杭州 西湖。元 薛昂夫《

  • 封家十八姨

    同“封姨”。明刘基《题风中水仙花图》诗:“痴妒封家十八姨,不争好恶故相欢。”

  • 五经无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许慎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原是称赞东汉许慎精通五经,无人可比。后以“五经无双”比喻学识渊博。

  • 赤绳

    源见“月下老人”。喻指夫妻缘分。清蒲松龄《为沈燕及复孙公焕启》:“伏以灿灿赤绳,巧撮姻缘连蒂日;频频青鸟,好衔欢喜到人间。”【词语赤绳】   汉语大词典:赤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