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黄河。洛,洛水。河图洛书,是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据汉儒孔安国刘歆等人解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取法而作《尚书》九畴(见《书.顾命》、《洪范》孔传、《汉书.五行志上》)。古时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瑞兆。《三国志.魏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


见“龟龙之图”。《易经·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典源】《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疏:“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尚书·洪范》:“天乃锡 (赐) 禹洪范九畴。”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尚书·顾命》:“天球,河图。”孔安国传:“河图,八卦。伏牺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竹书纪年》卷上:“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今译】 古代传说河图即八卦,由龙马从黄河中驮出; 洛书即洪范九畴,由神龟从洛水中驮出。上天将河图洛书授与古时圣人。天书用红字书写,又称丹书; 江河所出图篆皆为绿色,又称绿图。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天书; 或用以指帝王祥瑞。

【典形】 丹图驭马、负图、龟龙奉图、河龙洛龟、河洛图书、河图、河图洛书、龙图、绿甲之图、洛字、马图。

【示例】

〔丹图驭马〕 北周·庚信《尧登坛受图赞》:“登坛洛汭,沉玉河湄,丹图驭马,绿甲乘龟。”

〔负图〕 宋·苏轼《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龟龙奉图〕 唐·宋之问《早秋上阳宫侍宴序》:“麐凤荐祉,龟龙奉图。”

〔河龙洛龟〕 三国·曹植《文帝诔》:“河龙洛龟,凌波游下。”

〔河洛图书〕 宋·张孝祥《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必亲经财幸,稽春秋简牍之文; 故并建殊尤,若河洛图书之出。”

〔河图〕 唐·李峤《神龙历序》:“昔者龙负河图,八卦列明时之象。”

〔河图洛书〕 南朝梁·江淹《遂古篇》:“河图洛书,为信然兮。孔甲养龙,古共传兮。”

〔龙图〕 汉·张衡《东京赋》:“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绿甲之图〕 北周·庾信《温汤碑》:“咸池浴日,先开绿甲之图; 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

〔洛字〕 唐·李峤《神龙历序》:“龟呈洛书,九畴开叶纪之文。”

〔马图〕 南朝梁·江淹 《齐王让禅表》:“河乏马图之宝,天无乘龙之锡。”


【词语河图洛书】  成语:河图洛书汉语词典:河图洛书

猜你喜欢

  • 投匦

    《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唐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后以“投匦”谓臣民向皇帝上书。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徐璧〕尝作书万言,欲投匦,极言时政,无所讳避。”【词语投匦】   汉

  • 姑射仙人

    同“姑射”。宋苏轼《南乡子》词:“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

  • 毁家纾国

    同“毁家纾难”。《晋书.石苞传》:“今司徒位当其任,乃心王事,有毁家纾国、乾乾匪躬之志。”清钱谦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制》:“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见

  • 沉李浮瓜

    三国 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沉李浮瓜”指消夏饮宴。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日转午,脱巾散发,沉李浮瓜,宝扇摇纨素。”亦泛指消夏果品。《金瓶梅词话》二七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比喻内心忐忐不安。语出《水浒全传》二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吃酒,如何却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飏》:“心里真似十五个吊

  • 剑铗无家

    源见“冯驩弹铗”。谓怀才不遇,欲求改善。清尤侗《挽叶元礼舍人》诗之二:“刀镮有约劳思妇,剑铗无家泣老亲。”

  • 啸诺

    《后汉书.党锢传序》:“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后以“啸诺”喻为官清闲,无事可做。宋苏轼《

  • 竹符

    同“竹使符”。唐权德舆《送孔江州》诗:“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词语竹符】   汉语大词典:竹符

  • 积薪厝火

    汉.贾谊《新书.数宇》:“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西汉文士贾谊曾用“置火于积薪之下,而在上面

  • 秦楼凤

    源见“乘鸾”。借指佳偶。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