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汾鼎

汾鼎

鼎:古代炊器,青铜铸成。圆形,三足两耳。古人以为立国的重器。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在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得到一个宝鼎,武帝十分喜悦,在宗庙祭祀后,保藏在甘泉宫内,称为汾鼎,群臣都来庆贺。后以“汾鼎”为典,象征国祚,多咏郊庙、应制之事。

【出典】:

汉书》卷64上《吾丘寿王传》2797、2798页:“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寿王对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兴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

【例句】:

唐·苏颋《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 唐·岑参《仆射斐公挽歌》:“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 唐·蒋防《望禁苑祥光》:“拱汾疑鼎气,临渭比莹光。” 唐·杜牧《故洛阳城有感》:“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唐·张复《山出云》:“异起临汾鼎,疑随出峡云。”


【词语汾鼎】   汉语词典:汾鼎

猜你喜欢

  • 鸡鸣之客

    源见“鸡鸣狗盗”。指有某种微末技能的人。汉王充《论衡.逢遇》:“一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 伯鸾之灶

    源见“不因人热”。比喻沾他人的光或依附他人。伯鸾,梁鸿的字。清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碑》:“徐尚书 乾学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

  • 采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求取珍贵之物。唐李白《送蔡山人》诗:“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词语采珠】   汉语大词典:采珠

  • 霍冠军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行父籍若侯产,生捕季病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霍将军指汉武帝时剽姚校尉霍去病,他在与卫

  • 万里鲲鹏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奋发有为、前程远大的非凡人物。元仇远《书与士瞻上人》诗之十:“万里鲲鹏何必羡,一官虮虱不如无。”

  • 履藉

    同“履籍”。《金史.撒改传》:“穆宗履藉父兄趾业,锄除强梗不服己者,使撒改取马纪岭道攻阿疏。”【词语履藉】   汉语大词典:履藉

  • 中流击枻

    同“中流击楫”。枻,船桨。明 何大复《滹沱河上》诗:“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见“中流击楫”。枻,船桨。【词语中流击枻】  成语:中流击枻汉语大词典:中流击枻

  • 类樗

    源见“樗栎”。谓像樗。形容无才。明袁宏道《病起》诗:“不去终惭鹄,无才合类樗。”

  • 击楫长江

    同“击楫中流”。宋戴复古《满庭芳.楚州上巳万柳池应监丞领客》词:“何人共、击楫长江?新亭上,山河有异,举目恨堂堂。”

  • 李靖行雨

    源见“马鬣一滴”。形容下雨。元冯子振《鹦鹉曲.黄阁清风》:“汉萧何昴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典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卫国公李靖,微时尝射猎霍山中,寓食山村。……俄而阴暗迷路,茫然不知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