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汉威仪

汉威仪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

汉光武帝刘秀为更始司隶校尉时,他率领的部伍来到洛阳时,一切作为都照汉旧章行事,极其庄严有气魄。一老吏叹道: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后用为咏朝廷威仪之典。

唐.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一:“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唐.皇甫曾《送汤中丞和蕃》:“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猜你喜欢

  • 掘墓鞭尸

    源见“鞭尸”。谓报仇雪恨。柳亚子《是日适为“三一八”纪念节感赋一首》:“掘墓鞭尸公论在,休将宽纵误慈悲。”【词语掘墓鞭尸】  成语:掘墓鞭尸汉语大词典:掘墓鞭尸

  • 白虹贯

    同“白虹贯日”。郭沫若《高渐离》一幕:“天地为之色惨淡,杲日当空白虹贯。”

  • 蕴椟

    同“蕴匵”。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布衣入馆》:“尔学有师承,亲闻道要,蕴椟既久,声实自彰。”【词语蕴椟】   汉语大词典:蕴椟

  • 癖书

    源见“左传癖”。谓特别嗜好读书。清吴雯《自魏城赴桐乡访佟使君》诗:“癖书何减杜荆州,爱诗已过高常侍。”

  • 游响停云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动听。游,飘扬。明汪廷讷《广陵月》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见“响遏行云”。明·汪廷讷《广陵月》4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是个遗声振木,

  • 袁安

    源见“袁安高卧”。指持节守贫的高士。宋刘辰翁《花犯.再和中甫》词:“白发翁翁向儿道,那曲巷袁安爱晴早。”

  • 爨下残桐

    同“爨下焦桐”。宋陆游《秋夕》诗:“栈边老骥心空在,爨下残桐尾半焦。”【词语爨下残桐】   汉语大词典:爨下残桐

  • 浮屠老子之宫

    浮屠: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图”。指佛家。老子:即老聃,春秋时人,著有《老子》。道家假托老子为始祖,后因借指道家。 泛指佛教和道教的宫观。语出宋.林景熙《霁山集.蜃说》:“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

  • 伶伦定律

    《汉书.律历志上》:“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泠纶,《吕

  • 畏影而走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寓言中的蠢人为了摆脱自己的身影和脚印,拼命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