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基、胎:初始。 意谓祸福的产生都有其根源或初基,而绝非偶然。语出《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基、胎皆始也。”唐.辛替否《陈时政疏》:“臣闻于古人曰:‘福生有基,祸生
同“梁王池馆”。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诗之二:“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乘着一时的高兴而行动。《晋书.王徽之传》:“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
同“室如悬罄”。汉 焦赣《易林.乾之贲》:“室如悬磬,既危且殆,蚤见之士,依山处谷。”见“室如悬罄”。汉·司马徽《戒子书》:“闻汝充役,~,何以自辩?”【典源】《国语·鲁语上》:“齐侯见使者曰:‘鲁国
《论语.公治长》:“雍也,仁而不佞。”朱熹集注:“佞,口才也。”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本指缺乏口才,也作没有才能讲。《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后多用作自称的谦词,犹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后汉》:“任末(东汉时新繁人,字叔本)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音jí,书箱)不远崄阻(崄,音xiǎn,高而险峻的意思),……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
亦作“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度时,就会走向反面。美善和丑恶互相衬托,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向相反方面发展变化,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环流”。【出典】:《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
同“彩衣娱亲”。清黄遵宪《三哀诗.吴季清明府》:“谁料彩衣舞,回旋仅一瞥。”
源见“东陵瓜”。谓退官归隐田园。元 马谦斋《柳营曲.太平即事》曲:“傲河阳潘岳栽花,效东门召平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