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载:汉时,有一天主簿杜宣到县令家去喝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县令问明病因,终于从壁上的悬弩发现了杯中“蛇影”的秘密,然后把杜宣请来释疑,“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

晋书.乐广传》亦载,谓是乐广待客事。“悬弩”作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

后常以“杯弓蛇影”比喻因主观疑虑而引起的自惊自扰。

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其他 误以为杯中弓影是老蛇,形容因虚幻之事而受惊疑。《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感恶之,既饮而疾。’于是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按《风俗通·怪神》载:“应郴赐杜宣酒,杯中如蛇,宣得疾,后于故处设酒,蛇乃弩影耳。”此事与《晋书》相类似。西门丁《血雨红灯》:“每个在江湖上混过几天的人,见到红灯蓑衣,都会引起一阵紧张,~之下,人人自危。”△用于描写疑虑。 →风声鹤唳 ↔谈笑自若。也作“蛇杯弓影”、“蛇影杯弓”、“弓影杯蛇”、“杯蛇弓影”、“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广客蛇影”。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怪,由是瘳平。”《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乐) 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今译】 汉代应劭的祖父应郴任汲县令时,曾在夏至那天请主簿杜宣喝酒。当时厅堂北墙上挂着红色的弓弩,弓弩映照在酒杯中,形状像蛇。杜宣看到了,很厌恶,却不敢不喝。酒后,他就感觉腹痛难忍,食欲大减,因而病倒,多方医治也治不好。后来应郴有事路过杜家,见杜生病,问是什么原因,杜宣说他怕蛇,那天喝酒时把蛇喝进肚子里了。应郴回到厅堂,考虑许久,他回头望见那张悬挂的弓弩,恍然大悟。于是应郴派人用车把杜宣接来,又在原来喝酒的地方摆上酒席,酒杯里就重现出蛇的样子。应郴告诉杜宣,杯中蛇只是墙上弓弩的影子而已。杜宣这才解除了疑忌,病很快就好了。又有晋代乐广与宾客事,相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疑神疑鬼,自相困扰。

【典形】 杯弓蛇影、杯蛇、杯中蛇、弓蛇、弓影成蛇、广客蛇、酒中蛇、清樽照画蛇、蛇杯、疑蛇、映弩、樽中弩、雕弓蛇暗猜、照影落清杯、忘弓莫问蛇、赤蛇悬弩影、盏底弓影、杯里无蛇、影中蛇。

【示例】

〔杯弓蛇影〕 清·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杯蛇〕 清·钱谦益《次房海客韵送刘起归宣城》:“杯蛇辨后休除病,婴蜺消时莫问天。”

〔弓蛇〕 明·袁宏道《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消愁莫问弓蛇影,对境聊观梦幻身。”

〔弓影成蛇〕 明·冯惟敏《折桂令·阅报除名》:“歧路亡羊,塞翁失马,弓影成蛇。”

〔广客蛇〕 宋·刘筠《属疾》:“暂困秦王痔,无疑广客蛇。”

〔酒中蛇〕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

〔清樽照画蛇〕 宋·苏轼《书刘君射堂》:“而今白首闲骢马,只有清樽照画蛇。”

〔蛇杯〕 宋·陈与义《答元方述怀作》:“汝悔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疑蛇〕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盗乌悬察,疑蛇立辨,人共官园,家同野茧。”

〔映弩〕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樽中弩〕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词语杯弓蛇影】  成语:杯弓蛇影汉语词典:杯弓蛇影

猜你喜欢

  • 圣贤酒

    源见“中圣人”。清浊酒。泛指酒。宋林逋《和蒙尉见寄》:“开尊且醉圣贤酒,理棹时乘旦暮风。”

  • 子敬书裙

    源见“书裙”。指书法创作。清赵翼《赠写照沈锦》诗:“伏胜授经图摩诘,子敬书裙摹老米。”

  • 邻人吹笛

    源见“山阳笛”。指凄婉的笛声。表示感旧伤怀、追念故友的感情。宋刘克庄《念奴娇》词:“畴昔停桡追欢处,忍听邻人吹笛。”

  • 陨雹飞霜

    源见“六月飞霜”。指遭受冤枉和诬陷。明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金门侍臣李白遭诬枉,下浔阳诏狱,钩治永王逆党。臣知冤状,义激冲冠,代为稽颡。念陨雹飞霜,孤忠可亮。”并列 陨,从高空掉下。据汉·王充《

  • 珠还剑合

    源见“合浦珠还”、“丰城剑气”。谓失而复得,分而复合。明王思任《重修〈三槐家谱〉序》:“盖不胜其珠还剑合,亡子见父之喜也。”

  • 乡号温柔

    源见“温柔乡”。指身处情意缠绵之境。宋秦观《长相思》词:“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 鸠无巢

    源见“鸠居鹊巢”。形容漂泊穷困。宋张耒《赴亳州教官次韵和中书钱舍人及亳守晁美叔见赠》:“羁穷正似鸠无巢,摆去不如鱼有鬣。”

  • 一失足成千古恨

    42` 一犯错误,抱恨无穷。明代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脚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后多用作“一失足成千古恨”。主谓 失足,误入歧路。千古,永久。偶一失足,顿成终身不能补救的

  • 季龙沉璧

    《晋书.石季龙载记》:“季龙起河桥于灵昌津,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随流,用功五百余万而不成。季龙遣使致祭,沉璧于河。俄而所沉璧流于渚上,地震,水波腾上,津所殿观莫不倾坏,压死者百余人。季龙恚甚(恚

  • 缑岭调笙

    源见“王乔控鹤”。形容清雅脱俗。清冯登府《祝英台近.题叶小鸾二王帖释文》词:“最怜缑岭调笙,月凉花淡,万一有彩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