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郭同舟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泰传》载,郭泰字林宗,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东汉桓帝时,李膺为司隶校尉,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相交甚厚。他们俩尝同舟共济,世人称之为李郭。后因以“李郭”或“李郭同舟”,用为好友相交,使人称羡的典故。

南朝.梁.陆倕《以诗代书别后赠》:“李郭或同舟,潘夏时方驾。


主谓 李膺与郭太同舟共渡。据《后汉书·郭太传》记载,郭太出身贫贱,游洛阳时认识河南尹李膺,被李膺所看重,遂相友善。后郭太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送行车子数千辆。郭太只与李膺同舟共渡。众宾客见了,都以为是神仙。后因以“李郭同舟”比喻知心朋友相处,不分贵贱,亲密无间。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8:“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候车骑者骈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褒义。用于交友方面。也作“李郭同船”、“李郭仙舟”。


【词语李郭同舟】  成语:李郭同舟汉语词典:李郭同舟

猜你喜欢

  • 鸱鸢啄腐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占有凡俗的权势利禄。闽徐夤《西寨寓居》诗之二:“鸱鸢啄腐疑雏凤,神鬼欺贫笑伯龙。”

  • 千金市马

    同“千金市骏”。明何景明《送韩师之郃阳》诗:“千金市马几登台,老骏谁怜万里才?”

  • 尔虞我诈

    或用作“此诈彼虞”、“尔诈我虞”。形容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勾心斗角。公元前595年秋,楚庄王出兵伐宋,相持几个月,双方均疲惫不堪。为了迫使宋国求和,楚国军队在当地修房筑屋,并招回逃亡百姓耕田种地,以作

  • 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因以“从心所欲”代指七十岁。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年由此晋,值吾师从心所欲之年;月极其良,当我佛应世而生之月。”偏正 凭自己的心意,爱怎样,就怎

  • 山中宰相

    《南史.陶弘景传》载:南朝梁.陶弘景初仕齐为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武帝(萧衍)时屡加礼聘,并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

  • 一经传训

    源见“籯金一经”。称美儒者教子读经的家风。宋韦骧《沁园春.廷评拜官》词:“汉相家声,一经传训,赏典今朝归庆门。”

  • 勃胥痛哭

    源见“哭秦庭”。指包胥乞求援兵,形容救国之情真切。康有为《住香港半月日本总理大臣招游》诗之二:“黎洲乞师曾到此,勃胥痛哭至于今。”

  • 楼头斩美人

    同“楼前斩爱姬”。清吴绡《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 召玉楼

    源见“玉楼受召”。指文人早逝。宋 赵必?《书陈孟刚〈童乌集〉后》:“孟刚弱冠,头角崭然……云何得疾,遽召玉楼。”

  • 鹊巢鸠居

    源见“鸠居鹊巢”。比喻房屋、土地、位置等被他人所占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宗室敬亭先生,英郡王五世孙也。著《四松堂集》五卷,中有《拙鸠亭集》,曰‘鹊巢鸠居’,谓鹊巧而鸠拙也。”李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