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尘不及

望尘不及

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也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颜回问老师孔子说:“您慢走,我也慢走;您快走,我也快走;您奔驰,我也奔驰;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土时,我就干瞪眼跟不上了。”后因用为对人敬佩之词,表示远远不如之意。

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连动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扬起的尘土,却怎么也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语出《后汉书·赵咨传》:“道路谒侯,咨不为留。暠送至序次,望尘不及。”孙中山《建国方略·心理建设》:“而中国人之饮食习尚,暗合于科学卫生,尤为各国一般人所~也。”△褒义。常用作对人表示敬佩的谦辞。→瞠乎其后 不可企及 ↔迎头赶上后来居上。也作“望尘莫及”、“望尘靡及”、“马尘不及”。


【词语望尘不及】  成语:望尘不及汉语词典:望尘不及

猜你喜欢

  • 柳下官

    同“柳下官资”。清毛奇龄《送单赞府之任休宁》诗:“姑理松间咏,无卑柳下官。”

  • 五袴手

    源见“歌五袴”。谓实施善政的身手。宋苏轼《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诗:“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词语五袴手】   汉语大词典:五袴手

  • 韩凭

    源见“相思树”。借指鸳鸯。唐 王初《即夕》诗:“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才乱绛河低。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亦比喻男女相爱、生死不渝者。清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词:“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 拄笏

    同“拄笏看山”。宋刘过《题凤凰台》诗:“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元房皞《题张信之见山堂》诗:“拄笏当此时,未觉功名大。”【词语拄笏】   汉语大词典:拄笏

  • 两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指官吏的行踪。明张居正《送徐浴泉考绩还任》诗:“使君来从函谷关,独骖两凫翔云间。”

  • 上兵伐谋

    《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屈服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后因用为以谋取胜之典。《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

  • 俎上肉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俎,砧板。比喻任人欺压蹂躏而无力反抗者。《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杨沫《青春之歌》一部八章:“这叫我更加知道中国是块俎上肉,强盗们

  • 文翁教授

    《汉书.文翁传》:“文翁卢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通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

  • 杞妻哭梁

    同“杞妇崩城”。三国 魏曹植《黄初六年令》:“邹子囚燕,中夏霜下;杞妻哭梁,山为之崩。”

  • 华阳处士

    源见“山中宰相”。谓处士议政。明陈子龙《自慨》诗之四:“难谐紫府仙人梦,近好华阳处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