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有名无实

有名无实

原指有名望而无财富,后来泛指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春秋时期,韩起主持晋国政务以后,为自己的贫穷而发愁。大夫叔向却向他祝贺。韩起说,我虽然有正卿之名,却没有与此地位相称的财物,无法和其他卿大夫相比,所以才感到忧虑,而你却向我祝贺,这是什么缘故?叔向说:“从前栾武子担任晋国上卿,但他没有一卒之田,所居之处连祭祀先祖用的祭品都摆设不起,而他实行德政,使得诸侯和少数民族都望风归顺。现在您象栾武子那样贫穷,我想您也会象他那样推行德政,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多考虑行德,而忧财富不足,吊丧还来不及呢,那里还能祝贺?”叔向的一席话,使韩起顿时醒悟,急忙向他叩头称谢。并说:“我几乎要灭亡了,因为您的开导才得以生存,不只是我,我们韩氏宗族都感谢您的恩赐。”

【出典】:

国语·晋语》:“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循吏列传·黄霸传》:“并行伪貌,有名亡实。” 西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


并列 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内容。语本《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骗子》:“如果真正佳人,何妨重价,第恐~耳。”△贬义。用于徒有其名者。→名存实亡 名不副实名不符实 龟毛兔角 缘名失实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也作“有名亡实”、“有声无实”。


【词语有名无实】  成语:有名无实汉语词典:有名无实

猜你喜欢

  • 留侯却粒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张良辞官隐居求仙学道。唐司空图《有感》诗之一:“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

  • 脂膏不润

    《东观汉记.孔奋》:“姑臧为富邑通货,故羌市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谷臧四年,财物不增。……或嘲奋曰:‘置脂膏中,亦不能自润。’”《后汉书.孔奋传》:“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

  • 驯雉

    源见“鲁恭驯雉”。称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泽及鸟兽。明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割鸡聊自试,驯雉信非难。”【词语驯雉】   汉语大词典:驯雉

  • 鸠化为鹰

    古代传说,夏历二月,鹰化为鸠;八月,鸠化为鹰。 这里表示农历八月。语出《礼记.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五代.南唐.阙名《对金吾不供畋矢判》:“鸠化为鹰,见草木之摇落。”明.张岱《大易用序》

  • 栽花县

    同“潘安县”。清李渔《秋日同于胜斯郡司马等听新到梨园度曲》诗:“有客同时佩锦囊,栽花县里叫秋芳。”

  • 鸾凤友

    同“鸾交凤友”。唐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今日却成凤凰友,方知红叶是良媒。”【词语鸾凤友】   汉语大词典:鸾凤友

  • 好色而不淫

    淫:过分。 旧指一些文学作品虽描写男女爱情,但并不过分。语出《史记.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近世词人,闲情之靡,如伯有所赋,赵武所不得闻者,

  • 莱服

    同“莱子衣”。宋楼钥《送郑惠叔司封江西提举》诗:“仰奉鹤发亲,板舆映莱服。”【词语莱服】   汉语大词典:莱服

  • 孔雀东飞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其诗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古诗

  • 朝三暮四

    原意谓以诈术欺人,今谓反复无常。养猕猴的老翁给猕猴分发橡子。说,早上发三个,晚上发四个。猕猴们都很不满。老翁见状,改口道,那么早上发四个,晚上发三个,猕猴们一下子变得十分高兴。【出典】:《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