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绝长补短”,指土地面积、形状。后以此指汲取他人之长,以补充自己不足。滕文公未继位之前,出使楚国途中,路过宋国,拜见孟子。孟子和他讲了自己的性善之说,要他以尧舜之道治天下。后来滕文公回国时又去见孟
声音大而杂乱,多形容人群热闹拥挤。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师子国:斯里兰卡的古称。【词语喧阗】 汉语大词典:喧阗
同“尊开北海”。宋 陈德武《水龙吟.次韵寄别叶尹》词:“想尊空北海,诗成东阁,这都是、欢娱处。”
同“盐车厄”。清李渔《张敬止使君相马图歌》:“盐车困久齿将颓,不甘仍向风尘走。”
指文章。意谓立言可以不朽。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张籍《上韩昌黎书》:“若执事守章句之学,因循于时,置不朽之盛事,与夫不知言者亦无以异矣。”【词语不朽之
同“渭滨垂钓”。宋 陈若水《沁园春.寿游侍郎》词:“肯又抛渭钓,似周尚父;且来洛社,作宋耆英。”【词语渭钓】 汉语大词典:渭钓
批:排打。亢( ㄍㄤ gāng ):同“吭”。咽喉,比喻要害。擣:攻击。虚:指空虚薄弱之处。格:受阻。 谓攻打要害和虚弱的地方,造成阻止敌人的形势。 常指对敌斗争策略。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传说帝舜曾在历山耕种。后遂用为咏历山或咏耕种之典。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
源见“沮溺耦”。指退居田间,从事耕作。宋陆游《春雨》诗:“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同“雁塔题名”。清赵翼《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雁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