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亏心:违背良心。 指为人正大光明,心里很踏实,所以临事镇定不乱。语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便去何妨?”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小衙内诗云:‘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十来个贼,不曾走了一个,多被捆倒。正是:日间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也引作〔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金瓶梅》四七回:“善恶从来报有因,吉凶祸福并肩行。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词语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成语: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猜你喜欢

  • 见义不为无勇也

    眼见合乎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是怯懦。语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后汉书.张皓传.附子纲》:“不料强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

  • 代匠

    《老子》:“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后多用作自谦之词。比喻在名家高手面前,容易显出自己的拙劣。南朝 齐谢朓《酬德赋》:“指代匠而切偲,比治素而引喻;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骛。”【词语代匠】 

  • 先意承指

    见“先意承志”。晋·葛洪《抱朴子·臣节》:“~者,佞谄之徒也。”※指,通“旨”。【词语先意承指】  成语:先意承指汉语大词典:先意承指

  • 尧天

    源见“尧天舜日”。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唐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郭沫若《归国杂咏》:“托身期泰岱,翘首望尧天。”【词语尧

  • 四战之国

    此典指乐闲对燕王姬喜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后以此典比喻兵家必争之地。乐闲,乐毅之子。乐毅曾率燕军攻下齐国七十多城,燕惠王中了齐襄王的反间计,改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害怕被杀害,就向西投降

  • 倒悬之危

    比喻处境的痛苦和危急,象人被倒挂着一样。孟子认为,由当时的齐国实行王政并统一天下,是十分容易的事。他说,几百年来的分裂局面使得老百姓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统一,老百姓对暴政迫害的承受力,没有比现在更薄弱的了

  • 黄楼

    宋苏辙《黄楼赋》载: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黄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苏轼适为彭城守。水未至,苏轼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苏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

  • 阳春雪

    同“阳春白雪”。宋 范飞《满江红.寿东人》词:“我是君家门下士,三年屡献《阳春雪》。”

  • 客羞斩美人

    源见“蛾眉笑躄”。谓重宾客而轻美人。亦用以指美人遭受残害。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净〕兴尽宜回春雪棹。〔副净〕客羞应斩美人头。”

  • 中书君

    源见“管城子”。毛笔的代称。宋苏轼《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词语中书君】  成语:中书君汉语大词典:中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