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冯唐传》:“(冯唐曰)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军市租尽以给士卒,出私养钱,五日壹杀牛,以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且云中守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之作。”文
源见“叱石为羊”。指隐居山中修道。清吴雯《丁丑人日赠黄九》诗:“可思携素侣,叱石入金华。”【词语叱石】 汉语大词典:叱石
同“风木之悲”。宋刘宰《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得再字》:“桃李春正华,风木养不待。”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温峤今日正可承欢养志,报效劬劳,岂敢浮慕勋名,遗忧风木?”【词语风木】 汉语大词典:风
同“雁声”。宋林景熙《答柴主簿》诗之一:“铜槃消息无人问,寂寞西楼待雁音。”【词语雁音】 汉语大词典:雁音
蕴藉:宽和又有蕴涵。旧时形容人风雅潇洒。王听(?-559年),字元景,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北齐时累迁东莱太守,因为人疏旷,得罪文宣帝高洋,被杀。其母清河崔氏,有学识,会教育子女,生九个儿子,
《山海经.海外东经》(卷三):“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传说中的君子国人好让不争。清.李汝珍《镜花缘》中更以夸张的手法描述君子
源见“榆枋之见”。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唐 赵中虚《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复控榆枋。”宋王曾《矮松赋》:“鸾乍迷于枳棘,鷃每悮于榆枋。”【词语榆枋】
原作爱莫助之,表示虽然同情,但限于环境和条件,却无法或无力帮助,有时也用作客套推辞之语。《诗经》有首歌颂西周大臣仲山甫受周宣王之命在齐地筑城的诗说,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德行虽然轻如发,人们却很少举起它,
旧题晋.张华注《禽经》:“巂周,子规也,啼必北向。江介曰子规。”《注》:“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唐.刘焘《树萱录》:“昔人有饮于锦城谢氏,其女窥而悦之,其人闻子规啼,心动,即谢玄。女恨甚,后闻
源见“断鹤续凫”。比喻办事违反规律,主观荒唐。清李渔《闲情偶记.词曲下》:“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词语强凫变鹤】 成语:强凫变鹤汉语大词典:强凫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