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探丸杀吏

探丸杀吏

探丸:把手伸入囊袋中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犹今俗称抓阄(jiū纠)儿。汉成帝时,京城长安的社会秩序混乱,市井恶少成群结队地扰乱滋事,接受贿赂为别人报仇,甚至杀害政府官员。他们把红、黑、白色的三种弹丸事先混放入布袋里,然后每人伸手入袋抓取出一粒弹丸,以其颜色来决定各自的任务:摸到红丸的人去杀武官,摸到黑丸的去杀文官,摸到白丸的人负责为死去的同伙料理后事。每当暮色降临,这群亡命徒就四出抢劫杀人,死伤者遍于道旁,报警的鼓声响个不停。后以“探丸杀吏”为典,咏亡命恶少的行为,亦以描写游侠义气。

【出典】:

汉书》卷90《酷吏传·尹赏传》3673页:“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qiú求,贿赂)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zhuó酌,砍)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袍鼓不绝。”

【例句】: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唐·陈子昂《感遇》之34:“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唐·崔颢《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几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唐·刘禹锡《武夫词》:“探丸害公吏,袖刃妒名倡。” 唐·李贺《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邺城中,暮尘起,探黑丸,斫文吏。” 宋·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偷儿夜探黑白丸,奋髯忽逢朱子元。” 明·袁宏道《巷门歌》:“猫竹为墙杉作城,白日赤丸盗公行。” 明·王思任《泰州守李公去思碑记》:“盐徒亡命、表里窟宅,通江海冲艋,探赤白丸相呼啸。” 清·宋琬《行路难》之一:“昼探赤丸乘白马,杜陵韦曲公然居。” 清·丘逢甲《鮀江喜晤许韫伯大会》:“青天转粟穷搜括,白昼探丸各奋张。” 清·程先贞《感遇》:“夜探赤白丸,午战元黄血。”


【典源】《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qiu)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窃行者,死伤横道,袍鼓不绝。……(尹)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

【今译】 汉成帝时,都城长安社会秩序混乱,奸人很多,市井恶少年成群结伙杀害官吏,接受财物为人报仇。他们作红、黑、白三色弹丸,放在囊中探取,探得红丸者杀武官,探得黑丸者杀文官,探得白丸者负责为死的同伙办丧事。每当暮色降临,就四出抢掠杀人,死伤遍道,报警的鼓声不断。尹赏以治政严苛闻名,被任命为长安令。他到任后,先修理长安大狱,然后调查恶少年名姓,一天会集长安大批官吏捕卒,分乘几百辆车,进行搜捕,将这些歹徒一网打尽,分别治罪。以后长安社会秩序大为好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亡命恶少年的行为。

【典形】 白日赤丸、赤白丸、赤丸、黑白丸、黑丸、借客探丸、三丸之盗、探丸、赤丸杀吏、白昼探丸、探丸客、探丸斫吏。

【示例】

〔白日赤丸〕 明·袁宏道 《巷门歌》:“猫竹为墙杉作城,白日赤丸盗公行。”

〔赤白丸〕 清·程先贞《感遇》:“夜探赤白丸,午战元黄血。”

〔赤丸〕 唐·柳宗元《古东门行》:“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黑白丸〕 宋·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偷儿夜探黑白丸,奋髯忽逢朱子元。”

〔黑丸〕 唐·李贺《邺城童子谣》:“邺城中,暮尘起,将黑丸,斫文吏。”

〔借客探丸〕 唐·崔颢《代闰人答轻薄少年》:“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三丸之盗〕 宋·欧阳修《上随州钱相公启》:“民丰四鬴之年,市息三丸之盗。”

〔探丸〕 唐·刘禹锡《武夫词》:“探丸害公吏,袖刃妒名倡。”


猜你喜欢

  • 坦床

    同“坦腹东床”。《太平广记》卷二〇二引五代 范资《玉堂闲话.陈琡》:“同院有小计姓武,亦元衡相国之后,盖汾阳之坦床也。”【词语坦床】   汉语大词典:坦床

  • 鱼龙夜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一:“水落鱼龙夜。”杜修可注引《水经注》:“鱼龙以秋日为夜。龙秋分而降,蛰寝于渊,故以秋日为夜也。”后因以“鱼龙夜”指秋日。金元好问《横波亭》诗:“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 待白衣

    同“待王弘”。清吴嘉纪《立冬前一日过施弢若别墅看菊》诗:“田间嗜饮陶元亮,发兴还应待白衣。”

  • 江左夷吾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江左:江东。管夷吾:春秋时齐国贤相管仲。温峤赞赏王导才干,誉之为“江左夷吾。”后亦用以比喻

  • 上掌

    源见“掌上舞”。指舞姿轻盈的美人。唐李商隐《拟意》诗:“上掌真何有,倾城岂自由?”

  • 觉非

    源见“陶令归去来”。表示对往昔的作为或遭遇的悔悟。唐刘商《春日患病》诗:“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宋苏轼《华山寄子由》诗:“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词语觉非】  

  • 鸷鸟将击,必匿其形

    猛禽将要搏击时,一定先将自己的身体隐匿起来。 比喻军事上隐蔽实力,伺机进攻。语本《六韬.武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弥耳俯伏。”后多引作〔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沉冥客

    借指谪居隐迹之人。唐白居易《江南谪居十韵》: “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参见:○沉冥子

  • 林中酒

    源见“竹林七贤”。借指友人的欢聚宴饮。唐姚合《送刘詹事赴寿州》诗:“世上诗难得,林中酒更高。”

  • 梨花带雨

    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原为形容杨贵妃泣下如雨时的姿容。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艳。《封神演义》四回:“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