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黍离愁”。谓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唐许浑《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词语禾黍】 汉语大词典:禾黍
源见“孔鲤趋庭”。指父教。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然而少奉过庭之训,长昧克己之方。”唐白居易《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偏正 本来指的是孔丘教训儿子孔鲤学诗
《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音bǐ,具备)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晋.杜预注
同“亦步亦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兹及为矩为规,亦趋亦步。”见“亦步亦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兹及为矩为规,~。”【词语亦趋亦步】 成语:亦趋亦步汉语大词典:亦趋亦步
《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后因以“王济癖”形容熟知马性。唐韩琮《咏马》:“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
源见“孝先便腹”。戏谑体胖腹大贪睡。清赵翼《六言》:“孝先任嘲便腹,坡老争让出头。光焰不能万丈,声名那得千秋?”
同“延津剑”。明张凤翼《红拂记.奇逢旧侣》:“延津宝剑看重会,合浦明珠喜再逢。”【词语延津宝剑】 汉语大词典:延津宝剑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春秋时期,管仲、隰朋二人随同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出征,到冬天才返师回国。由于历时较久,归国途中迷了路。管仲出主意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用的。于是将老马放在前面带路
旧书要不厌其烦地读它百遍,一边熟读,一边深思,你就能明白它的义理。 表示书要熟读深思,才能有收获。语出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栖隐。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