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抱关萧生

抱关萧生

抱关:看守城门的小官吏。萧生:指萧望之。萧望之(?一前47年)字长倩,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人,后迁移到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汉宣帝时,历任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等高级职务。早年,大将军霍光主持朝政,长史丙吉推荐书生王仲翁和萧望之等几人,都被霍光召见。原先,右将军上官桀和盖主阴谋暗杀霍光。事情败露后,霍光把上官桀等人处死,后来在出入时加强了警卫和戒备。凡是到大将军府被召见的官吏和百姓,在进门时,都由两个守门官吏挟持着,脱去外衣,没收兵器,进行搜查。萧望之见状说:“我不愿被接见了。”说着就退回门外,守门官吏对他更加怀疑,气势汹汹地拉住他,强行搜身检查。霍光听到吵闹声,告诉守门官吏放开萧望之。萧望之对霍光说:“将军以功德辅佐着年幼的皇帝,要用太平的教化使天下安定,所以国内的贤士都伸长脖子,踮起脚后跟,争着要为您效力。现在对于来拜见您的人,都先要脱衣挟持搜查,恐怕这不是当年辅佐成王的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接待贫寒之士的做法吧?”于是,霍光把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就没有安排萧望之任何官职。三年之间,王仲翁官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而萧望之通过射策考试当上了郎官(后补见习官),担任宫苑东门的守门小吏。王仲翁每从宫门出入,身后跟着随从杂役,下车后走进宫门,喝五吆六,很威风。王仲翁回头看看萧望之,说:“你当时不肯在进门搜身这样的小事上随大溜走,结果反只能混上看门的差事。”肃望之平静地回答:“各人按自己的志向去做吧!”后以“抱关萧生”为典,咏人不肯屈节,甘守贫贱的志向。

【出典】:

汉书》卷77《萧望之传》3271、3172页:“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閤(同“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宛东门侯。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官府内的杂役人员),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例句】:

唐·李华《奉寄彭城公》:“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杨子。” 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 清·钱谦益《戊寅除夕偕孟阳守岁》:“明日还寻抱关叟,蹇驴应过小桥东。” 清·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将军本自名当户,丞相于今亦抱关。”


【典源】《汉书·萧望之传》:“ (萧)望之既至前,说 (霍) 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 (王) 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今译】 汉代萧望之与王仲翁等被推荐给大将军霍光,受召见。霍光因曾被人行刺,后来被召见的都要搜身,由两名官吏挟持,萧望之独不肯,并认为这不是礼贤下士之意。于是霍光不任用他,王仲翁等都做了官。三年后,王已任光禄大夫,而萧望之才做了看宫门的小官吏。王从门出入,带着随从人等,前呼后拥,十分威风,对萧望之说:“你不肯顺从听话,反来看门。”萧说:“人各有其志。”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人不肯屈节,甘守贫贱。

【典形】 抱关、抱关叟、抱关萧生、门前故人。

【示例】

〔抱关〕 清·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将军本自名当户,丞相于今亦抱关。”

〔抱关叟〕 清·钱谦益《戊寅除夕偕孟阳守岁》:“明日还寻抱关叟,蹇驴应过小桥东。”

〔抱关萧生〕 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扬子。”

〔门前故人〕 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


【词语抱关萧生】  成语:抱关萧生

猜你喜欢

  • 向若而叹

    源见“望洋兴叹”。喻看到对方伟大而感叹自己渺小。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然后乃知夫割剥全史、方隅自命者,未有不望崖而返、向若而叹者也。”偏正 对着海神而感叹。比喻对着高明者自叹不如。《庄

  • 桑杨

    《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后因以“桑杨”代指为颂德祝寿的诗赋。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偶值高门挂弧矢,且赓《小雅》赋桑杨。”【词语桑杨

  • 救蚁

    《太平御览》卷四七九引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富阳董昭之,尝乘舡过钱塘,江中央见有一蚁,着一短芦,甚迫遽。昭之曰:‘此畏死也。’便以绳系此芦,着舡头。蚁缘绳出。中夜,梦一乌衣人从百许人来,谢云

  • 言丝

    源见“纶綍”。指帝王的诏书。宋宋庠《祫飨礼成》诗:“蝇笔言丝慎,鸡场赦鼓催。”【词语言丝】   汉语大词典:言丝

  • 十寒一暴

    同“一暴十寒”。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给工材半佣顾。十寒一暴半载强,才得安床置铛釜。”见“一暴十寒”。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给工材半佣雇。~半载强

  • 龙虎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喻君臣。宋王清惠《满江红》词:“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源见“龙盘虎踞”。借指南京。清金綎《采石矶》诗:“龙虎一失险,洪波空荡漾。郁郁松柏枝,钟山日相望。”【词语龙虎

  • 东观

    东汉时皇家藏书楼,在洛阳南宫,也是宫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后汉书.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李贤注:“《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

  • 尊开北海

    源见“孔融尊”。称人好才礼士,待人亲切。清赵宾《长安喜逢彭禹峰》诗:“尊开北海新桑落,膝抱南阳旧草庐。”

  • 陔养

    源见“南陔”。谓孝养。清 秦树《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词语陔养】   汉语大词典:陔养

  • 冯河暴虎

    同“暴虎冯河”。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见“暴虎冯河”。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者虚骄而无实。”【词语冯河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