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懔懔生气,厌厌九泉

懔懔生气,厌厌九泉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庾龢)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

曹蜍,本名曹茂之,彭城人,蜍是其小字,官尚书郎。李志,字温祖,江夏钟武人,官员外常侍、南康相。庾龢赞誉廉颇、蔺相如是有作为的英雄人物,每一思及,常觉懔懔有生气;而曹蜍、李志等辈,则死气沉沉,无所建树,倘都如此,则可如上古结绳而治,才能与功绩也将因无所用而趋于泯灭了。后因用为赞人虽死犹生詈人虽生犹死,褒贬品格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闻孙岩老挂冠叹仰之余辄赋长句》:“后人競作驹伏辕,未死奄奄如九泉。”


猜你喜欢

  • 沧海之一粟

    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比喻极其渺小。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清.薛福成《庸盦笔记.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宫》:“今吾与汝所履之大地,周围凡九万里,浮于太空,仅如沧海之一粟

  • 卒岁无褐

    《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东汉.郑玄笺:“褐,毛布也;卒,终也。”“褐”指粗布。《诗经》中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感叹生活的困难。后用为咏生活贫困之典。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

  • 锦织回鸾

    同“锦机情词”。宋张孝祥《转调二郎神》词:“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

  • 始宁墅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于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始宁墅”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其父祖并葬的始宁县所建的

  • 漆室葵

    源见“漆室忧葵”。借指国家遭难之事。元 赵昉《丙申冬游黄山》诗:“误返屠羊肆,空忧漆室葵。”

  • 雾里看花

    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原形容老眼昏花,视物不清。后常被引用借喻对某一事物看不真切,一时尚难以把握。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白石(姜夔)写景之作,虽格韵高

  • 巷伯

    《诗经.小雅.巷伯.序》:“《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巷伯,奄官也。”“巷伯”是周时宦官孟子的官名。孟子被人谗害,满腔怨愤无可发泄,便为此诗,以代诅咒,因以“巷伯”名篇。后用为咏讽刺

  • 百瓮齑

    源见“黄齑三百瓮”。喻指清苦的生活。清唐孙华《挑菜》诗:“书生食籍闻前定,应许支消百瓮齑。”

  • 舌尚存

    战国时张仪故事。《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游说诸侯,楚相怀疑其盗璧,执之,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 不以一眚掩大德

    【出典】:《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过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例句】:唐·房玄龄《晋书·后妃上》:“贾公屡有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