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懒残煨芋

懒残煨芋

参见:芋火


【典源】 唐·袁郊《甘泽谣》:“懒残者,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玉,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 (李) 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敬谨,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 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邺侯外传》亦载,文略。

【今译】 唐代懒残和尚 (即明瓒禅师),天宝初年,在衡山寺当做杂役的僧人。他每天等众僧吃完后,自己吃剩下的。由于他性情懒惰又吃残剩的,故称之为懒残。他白天干寺中的活计,夜里与群牛做伴,一点疲倦的样子也没有,已经二十年了。当时李泌在寺中读书,观察懒残的行为,说:“不是寻常人。”听他半夜诵经的声音,响彻山林,经声先是悲凄,然后喜悦,一定是位谪降的神仙。于是李泌等到半夜,悄悄前去拜见,在门前就报名行礼。懒残却又骂又唾,李泌反而更加恭敬。懒残正在牛粪火中烧芋,取出自吃。好半天,才让李泌坐下,然后将吃剩的半只芋,给李泌吃。李泌赶忙接过吃完,拜谢。懒残对李泌说:“悄悄地不要多讲话,去做十年宰相吧。”后来李泌果做了十年宰相,封为邺侯。

【释义】 后以此典指求取功名; 也用以形容与僧人来往。

【典形】 分芋、衡山芋、懒残芋、十年相、煨芋、煨芋师、问懒残、芋火、芋火对懒残、山中煨芋、煨芋头、懒残残、煨芋火。

【示例】

〔分芋〕 清·黄景仁《貂裘换酒》:“柔橹一声尖梦觉,任荒鸡,促舞三家店。分芋事,久无验。”

〔衡山芋〕 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三十:“成都桑树衡山芋,剔尽寒灯夜话迟。”

〔懒残芋〕 宋·陈与义《留别天宁永庆》:“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

〔十年相〕 宋·陆游《睡起遣怀》:“身存那用十年相,陂坏且为凶岁储。”

〔煨芋〕 宋·陆游《题慧老芋岩》:“煨芋当时话已新,如今拈出更精神。”

〔问懒残〕 清·唐孙华《煨芋》:“鹄陂豆饭堪同饱,富贵无心问懒残。”

〔芋火〕 宋·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

〔芋火对懒残〕 宋·苏轼《次韵毛湾法曹》:“他年记此味,芋火对懒残。”


猜你喜欢

  • 甑尘釜鱼

    甑中生尘,釜中生鱼,形容贫苦人家断炊已久。范冉(112-185年),字史云,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县)人。少从马融受经,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桓帝时,起为莱芜长,以母忧,不到官。因遭党人禁锢,与妻子流

  • 千夫指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千夫指”就是从“千人所指”演变紧缩而成。千夫,是指很多人,千是虚指多数。“千夫指”,是指被众人所指斥责骂的人,即是人民所痛恨的坏人

  • 兵者凶器,战者危事

    兵器是不祥之器,战争是危险之事。语出汉.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房玄龄对曰:‘且兵,凶器;战,危事。不得已而用

  • 桥玄酒

    源见“斗酒只鸡”。指祭品。清毛奇龄《将归赠丘四象随》诗:“况曾仗节急朋友,一死一生见要久。白马南驰范巨车,炙鸡远酹桥玄酒。”

  • 天保九如

    《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个“如”字,祝颂福寿永长。后遂以“天保九

  • 巢由耳

    源见“许由洗耳”。指不能容受尘俗污染的身心。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折:“调养圣贤心,洗荡巢 由耳。”

  • 湘灵瑟

    同“湘灵鼓瑟”。明 张邦伊《沈嘉则有三楚之游》诗:“停舟夜听湘灵瑟,倚阁高搴鄂渚云。”

  • 对影为三

    同“对影三人”。宋史浩《念奴娇.中秋》词:“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 满箧谤书

    同“谤书盈箧”。清黄遵宪《李肃毅侯挽诗》之四:“满箧谤书疑帝制,一床踞坐骂儒冠。”

  • 十日平原饮

    同“十日饮”。清袁枚《留别峄亭观察》诗:“十日平原饮正豪,一声班马又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