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愁眉啼妆

愁眉啼妆

参见:孙寿愁眉


并列 愁眉,画成细细曲折的眉妆。啼妆,轻轻地抹去目下的粉饰显然好像哭泣留下的痕迹。打扮的怪异状态。《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用于妇女方面。


【词语愁眉啼妆】  成语:愁眉啼妆汉语词典:愁眉啼妆

猜你喜欢

  • 羊祜探环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羊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镮。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俱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晋书.

  • 辍洗分餐

    源见“吐哺握发”。喻指重视人才,视贤下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雍丘令董生,仰馀徽于千载,遵茂美于绝代,命县人长照为文,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辍洗分餐,谘谋帝猷。”

  • 黄帝登仙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黄帝仙去。三国 魏阮籍《清思赋》:“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振《咸池》于南岳之冈。”

  • 食薇

    源见“采薇”。借指隐居。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

  • 山矾

    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山矾本无名野花,黄庭坚为之命名并咏之,后因以“山矾”代指弟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〇七:“黄梅淡冶山矾靓,犹及

  • 刘孙能使不为公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注:主,指魏明帝曹叡),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

  • 禹行舜趋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矩。梁启超《论私德》:“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

  • 学究天人

    《梁书.钟嵘传》:“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究,研究。天人,天道、人事。形容人的学识渊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学问皆通晓。后因以“学究天人”作为形容知识渊博的人之典故

  • 不疑盗嫂

    同“无兄盗嫂”。清袁枚《答严东有》:“较之卓茂攘羊,不疑盗嫂,受诬尚小。”

  • 肉袒面缚

    肉袒(tǎn坦):脱去上衣,露出肉体。 面缚(fù富):把手捆绑在背后,面向前。 此典指周武王伐纣灭殷,微子投降请罪。后以此典作为亡国君主投降请罪的一种仪式。微子,本名启。《史记》写名作“开”,以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