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惩羹吹齑

惩羹吹齑

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谓人被羹(滚汤)烫过,以后吃齑(冷菜)也要吹一下。后因以“惩羹吹齑”比喻戒惧过甚。《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汉祖勃兴,爰革斯弊。于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然而矫枉过直,惩羹吹齑,土地分疆,逾越往古。”清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然则闭关之议可行乎?曰:惩羹吹齑,因噎废食之见也。”


并列 羹,热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的人,心怀戒惧,吃冷食肉菜时也要吹一下。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小心过甚,该做的不敢做或做得不恰当。语出《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宋·陆游《秋兴》:“~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用于教训方面。也作“惩羹吹虀”。


【词语惩羹吹齑】  成语:惩羹吹齑汉语词典:惩羹吹齑

猜你喜欢

  • 探赜索隐

    《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大乎蓍龟。”赜( ㄗㄜˊ zé 责):幽深莫测。隐:隐秘难见。古人相信卜筮,认为能帮助探索幽深隐秘的道理。后泛指探究深奥的义理或搜索隐秘的事迹。见“探赜索

  • 收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谓会聚图书。唐李端《送耿拾遗?使江南括图书》诗:“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 乡隅而泣

    参见:向隅而泣见“向隅而泣”。《汉书·刑法志三》:“古人有言:‘满堂而饮酒,有一人乡隅而悲泣,则一堂皆为之不乐。’”【词语乡隅而泣】  成语:乡隅而泣

  • 倚门卖笑

    源见“倚市门”。指妓女卖淫。清朱焘《北窗呓语》:“即所作诗文与不知甘苦者漫焉相质,是何异女子之倚门卖笑,弛体自媒乎?”并列 旧指妓女生涯。清·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妾等生不逢辰,早年沦落,~,人室含

  • 桑中

    《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朱熹集传:“桑中、上宫、淇上,又沬乡之中小地名也……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于沬,而与其所思之

  • 孙阳知

    源见“骥伏盐车”。谓受到识才者的赏识。清王摅《喜唐实君进士入都》诗:“自遇孙阳知,受恩感欲泣。”

  • 昆竹

    同“昆仑竹”。北齐刘昼《刘子.崇学》:“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彰。”【词语昆竹】   汉语大词典:昆竹

  • 虱官

    谓蠹国害民之事。战国的商鞅主张重耕战,使国富强,认为礼、乐、诗、书等迂阔而不切实用,国家若以此为标准授予官爵,则政治混乱,各家学说泛滥,于国无益有害,故名曰“虱官”。《商君书.靳令》:“国以六虱授官予

  • 板岩

    源见“拔才岩穴”。指贤士栖隐之地。南朝 梁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二表》:“方求士于板岩,宜思贤于屠肆。”【词语板岩】   汉语大词典:板岩

  • 摇尾求食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迁《报任安书》云:“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汉史学家司马迁用陷井中的猛虎摇尾求食来比喻自己受辱困求助的处境。后用为受困求助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