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惧波投水

惧波投水

艺文类聚》卷七一引《淮南子》:“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恐,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死而反忘生也。”

这个故事里的楚人,因为惧怕风波,反而投水丧生。古籍中,“惧波投水”的记述虽绝无仅有,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却屡见不鲜。“惧波投水”用以比喻怯懦蠢苯、行与愿违。


猜你喜欢

  • 掌珠

    同“掌上明珠”。南朝 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悯怜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唐白居易《哭崔儿》诗:“掌珠一颗儿三岁,鬓发千茎父六旬。”【词语掌珠】   汉语大词典:掌珠

  • 绣囊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武陵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后因以“绣囊”形容人文词知识极其丰富,“林花梦”则用为文才长进的

  • 隋珠

    同“隋侯之珠”。南朝 梁沈约《咏帐》:“隋珠既吐曜,翠被复含风。”清孙枝蔚《送方圣羽还山》诗之二:“令弟赠以诗,美言如隋珠。”【词语隋珠】   汉语大词典:隋珠

  • 假父

    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陛下:指秦始皇。假父:指嫪毒,始皇母与之私通。后称义父为“假父”。《新唐书.李铎传》:“锜得志,无所惮,图久安计,乃益募兵,选善射者

  • 桮棬才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注:音bēi,quān,将枝条编成杯盘之形状,然后再以漆加工的工艺)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告子认为,世间的仁义道德,是矫揉造作违

  • 仪狄之戒

    源见“大禹恶酒”。指酒戒。《平山冷燕》一回:“君尽臣欢,尊本朝故事,敕赐赋《醉学士之歌》;臣感君恩,择前代良谟,慷慨进疏仪狄之戒。”

  • 获锦

    源见“夺锦袍”。比喻获得胜利。陈毅《赣南游击词》:“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

  • 元龙百尺楼

    源见“元龙高卧”。指抒发壮怀之处。宋陆游《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亦泛指高楼。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偏正 元龙,东汉陈登,字元龙。语本《三

  • 建安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暨建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

  • 嵩呼

    《汉书.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即嵩山),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据《汉书》记载,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即公元前一一〇年)春。所谓“嵩呼”,实际是“人呼”在山间回响,臣下加以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