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别传》载:东汉中郎将蔡邕,一次于夜间弹琴,弦断折一根,六岁之女蔡琰听到,立即说“断的是第二弦”。蔡邕故意又断去一根,然后问女儿,回答说“第四弦”。所说无一错误。后以“蔡琰辨琴”为咏才女通晓音律的
发觉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即加以改正。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反:同“返”。见“迷途知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往哲是与!”【词语迷途知反】 成语:迷途知反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通餍,满足;脍:切细的鱼或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谓粮食舂得越精白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讲究饮食,主张食品精细,讲究烹饪技巧。鲁迅《南腔北调集.由
同“三迁之教”。汉曹操《善则行》:“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词语三徙教】 汉语大词典:三徙教
述:陈述。作:创作。信:信仰。 只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礼乐志》:“修其旧文,放郑近雅,述而不作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二折:“周瑜周瑜,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故事:东吴孙权要向蜀汉刘备索回荆州,听从周瑜之计,将妹妹孙尚香谎说许配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作为人质,以便索回荆州
源见“春蚓秋蛇”。指投书。宋陈与义《次韵家弟所赋》:“投蚓问公逢老手,联珠及我愧连枝。”
比邻:近邻。 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可以时相过从。 现多指国际交往增多,交通方便,地域的差距缩短了。语出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尔之
《史记.张仪列传》:“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一举果有双虎之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刘禅为人庸碌无能,在他父亲先主刘备死后继位,虽依赖诸葛亮等人的扶助,最后